路军也指出,现在高校大多是案例化教学,但是案例选取有一定的困难,很多案例都是浅层次的介绍,有的只是写创业故事。路军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个案例库,力图把案例最深入的部分呈现给读者,还可以搜集一些视频化的案例。
2011年,教育部组织专家起草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讨论稿),以及《创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讨论稿)。前者提出了关于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评估的思路,同时也提出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业概论》课程的要求。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雷家骕预测,在未来几年,教育部将会加大力度推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具体落实,编写通识性的创业教材,到一定程度后,可能还会针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制定统一的评价和考核标准。雷家骕认为,如果教育部及高校能把《基本要求》落到实处,那么我们的创业教育就会有非常大的进步。
■ 经验之谈
应鼓励学生组建实质性创业团队
●董先生,大学毕业后在京创业三年,目前和团队正在筹备搭建大学生课外活动平台召集网
2005年,我就接触过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课程。现在看来,由学校或社会为大学生开设创业培训课程,还是有一定帮助的。首先它可以在正常的课堂学习之余,为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搭建一个发展兴趣爱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其次,它能为兴趣学生开启创业创新之门,激发大家对创业创新的向往,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重点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之努力。最重要的是,它能为兴趣学生提供创业理论知识、创业案例、创业导师、社会资源,甚至真正创业所需要的资金、场所及经验支持。
我认为现在的创业课程还应让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组建实质的创业项目团队,定期让创业团队向同班同学汇报展示自己的项目进展,发现问题还可以集体讨论相互帮助。这样,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理论和经验的不足,主动求助书本、老师、同学等资源寻求答案,也能避免纸上谈兵,虚有理论知识却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弊端。
同时,为了让同学们组建的创业团队把创业项目运作起来,建议大学设置创业培训课程时,在课时和学分方面应该灵活掌握,即时间跨度稍微长些,能让大部分创业班的同学们都参与到具体的项目并有一定实质收获体会后才结课。
■ 专家观点
把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
●王建平,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创业起步》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我们国家开展创业教育的时间不算太长,最近几年创业教育才开始逐渐升温。在我看来,我们普及性的创业教育做得比较多,与专业相结合的创业教育则做得很少。我认为,根据学生不同的学科背景,使用不同的创业教材是有其必要性的。
比如一些多媒体、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很多在毕业后都会选择创业。针对这样的学生,可以为他们的专业老师开设一些创业讲座,让他们了解一些创业知识,这样专业老师在授课时就很自然地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了。为了把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还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编写不同的创业教材,如《小本餐饮创业指南》等类似的参考书籍。除此之外,创业课程的老师也可以在上普及性创业教育课程时,对不同行业的创业案例进行剖析,或者在普及性创业教育的教材后面附上不同行业的创业案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多了解更多行业的创业经验。
创业教育也应该与就业结合起来。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素质,创业教育不是鼓励学生都去当老板,而是要学生具备创业精神,要让学生知道,首先要成为一名好员工才能成为一名好老板。
还有,要重视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结合,这是创业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创业经验,如何帮助大学生有一个真实的创业体验,真实体会到创业中的孤独、艰辛与风险都是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需要借助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如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完全可以和学生创业教育结合起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