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博士因空气污染放弃来陕
尽管人才资源丰富,“人才大省”声名远播,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在全国浩浩汤汤的海归回流大势中,陕西尽管有所反应,但绝对称不上热情。数据显示,目前,工作、创业在陕的留学回国人员仅占出外留学人数的8%。而从全国层面,这一数字早在2011年就超过了36%。樊瑛华拿出两件小事,帮助我们了解陕西在吸引留学人才上所处的尴尬境地。
“6月2日,我在南京参加欧美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时,碰到一位从我们铜川走出去的叫韩钰的留学生。他是欧美同学会北欧分会的副秘书长和瑞典青年华人协会的秘书长。交谈中他告诉我,就在他组织留学生回国参加这次年会时,曾动员一位叫信伦的博士到陕发展,但这位学长说,他注意到西安是十大污染城市之一,为了他后半生的健康着想,还是不要去西安的好。虽然是开玩笑,但他最终选择了南京。”
另一件事情是,在去年进行的留学生调研中,被问及为什么选择陕西的人给出的答案集中在三方面,第一个是父母在陕西,他们要回来赡养老人;第二个是他们出国前曾跟原国内母校或单位签订协议,学成后必须回来效力;另一个则是,一部分人看中了西安相对较低的房价。
相关政策投入严重不足致吸引力不够
到底是哪方面的弱势导致陕西在海归眼中魅力不足,而南京市玄武区的一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就能引进10位“千人计划”人才?今年五六月,樊瑛华走访了西安留学生创业园的15家留学生企业。9家企业、高达60%的海归对省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不够了解,使他感觉到,我省在留学人员创业相关方针政策宣传推介力度上严重不足,另外,最主要的还是相关政策投入不够。
“到目前为止,我省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留学回国人才的政策办法,与之相关的‘百人计划’,是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省级层面吸引留学人员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全国各个省都有,并不能算作我省的特殊政策。”
这样的支持与兄弟省市动辄上百万的力度相比实在太小。
每年1000万元支持留学人员来陕创业
弥补这些缺失和短板,使陕西能在全国大势下,借助“三高”人群的加入而热情舞蹈,樊瑛华在调研报告里提出,除了完善留学回国人员创业相关政策,还应构建留学生创业交流信息平台,设立留学人员创业基金等。同时,他也透露,陕西魅力勃发的希望之芽也在萌发,我省首个专项性政策——《陕西省留学人员企业经理人扶持计划实施办法》将很快以新闻发布会形式面世。
“陕西省留学人员企业经理人扶持计划,在吸引留学人员来我省创业方面投入不算太大,但填补了我省在吸引留学人才方面的政策空白。”一旦开始,支持力度逐渐走高将可预期。根据介绍,相较以往扶持政策将目标瞄准那些在海外已取得成绩的成功人士,这项全新计划旨在扶持那些从海外学成归来,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来我省创业的留学回国人才。
每年,省财政将拿出10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支持那些经过遴选脱颖而出的留学人员创办企业,逐步培养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留学人员高新技术企业和一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另外,还将设立“陕西省留学人员突出贡献奖”,一次性给予获奖者5万元奖励。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