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突破创业7关连载(15)
cye.com.cn
时间:2006-8-26 21:22:19 来源:创业网cye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
误区四:习惯于大包大揽,对人总是不放心,结果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丧失了许多大好机会。
对策:必要时请人申以援手,但是保留自己的主见。
额外收获:对于整体经济形势有一个更好、更全面的了解。
资金少、实力弱是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通常情况下要求创业者必须是通才,什么工作都会一点。有的创业者由此认为自己全能,只要自己花点功夫,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像模像样。这会导致一个问题,就像行为金融学家所发现的那样:大部分的投资者,包括创业者在内,都喜欢高估他们关于投资的知识和能力。
浙江的万青从90年代初开办制衣厂,从一个乡镇小厂发展到工人过百的中型厂,一直克勤克俭,赚到的钱都放在扩充业务、添置新机器上。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制衣业迅速发展,有同业向他提出收购建议,他一口拒绝,认为工厂是他的宝贝,更胜亲生子女,岂能割让?随着制衣厂逐年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03年起万青的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此时,万青将目光转向了股市。于是在同乡的“指点”下,万青也想跟风炒作两手,把当年赚的百多万元全投入股市——结果泥牛入海,损失惨重。幸好制衣厂还在,不致破产。
万青的经历很有启发性。不少创业者都有这种偏执,认为生意从无到有倾注了个人会大量心血及精力,不肯言让。其实办企业、做生意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其他目的都是次要。赚钱为什么?是为生活,为个人及家人能安定快乐地生活。创业者赚够钱“安家”,才有条件谈其他理想、抱负。套用辩证唯物论分析,赚钱是纲,其余是目,纲举目张。在公司高峰时期,公司价值最大,若有投资者看上了,卖出部分股权套现也是经商之道。很多首富每次“变卖”家当——集资或出让业务,都是在经济高峰或该行业巅峰时。赚钱是理性行为,不能受个人感情支配。
同时,万青犯下的另一个错误是“赌性”。搞生意已是高危的投资行为,这种高风险投资活动成功的话,企业价值可以一年翻一番。这是创业最诱人之处。但这种高风险资产既占了创业者大部分身家,其余理财活动便应以保障、保本、安全为目的。做生意总有变数,在赚钱之时,应把部分利润锁定,从公司转为个人财产。这笔“化公为私”的财产,是提供家人安定生活的养分,没有必要冒险。
另外,万青在业务萎缩时不能壮士断腕,反而把家中储蓄全部拿出来加大投入的做法实属不智。做生意讲前景,若前景悲观,生存空间日缩,亏蚀日巨,若是行业整体问题,非个人力量能改变,明智之法是趁早结业。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