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回应奉承的方式也与别人不同。约翰逊说:“既然能创造,又何必抄袭呢?”在天才酒吧里,又增添了制作宅,里面的“创意人员”提供对顾客的指导,教你如何在iMovie上制作德夫·雷帕德乐队(DefILeppard)的专题片,或是怎样在你朋友的婚礼上做DI。这就使得研究苹果公司很难,因为它的形象不会保持不变。乔布斯说:“我甚至想不起没有专卖店时的苹果是什么样子。”这说明,这些商店已经成为公司不可分的部分。乔布斯指出,在苹果20,000名员工中,有8,000人从事零售业务。
但这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都已经成为过去。习惯上讲,眼F正是谈论苹果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的时候——也许是一连串失败的产品,或是未来的反苹果的势力,谁知道呢?不过,预测末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发明未来。瑞士艺术家保罗·克利(PatllKlee)写道:“天才坐在一间玻璃房子里。”它位于第五大街和中央公园南路的交接处的街角,谁都能走进去看看。
附录:天才吧里看天才
上午9点半,“零售之旅”开始了。我们的大巴驶离了费城沃顿商学院(WhartonSch001)的校园。车上坐着15名热爱零售的学生、学校负责零售课程的比尔。科迪(BillCody),还有负责带路的WSL战略零售公司(WSLStrategicRetail)的几位顾问。我们要去附近一家商场上一堂校外教学课,对几家大企业做一次近距离的认真观察。
我们首先突袭了Sehpora、Bath&BodyWorks、William。Sononma,它们分别是优秀的有机化妆品、肥皂和桌上搅拌器生产商。我们仅仅礼貌地赞赏。随后,开始了今天的主要项目:一家苹果店。此时此刻,大家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仿佛在观察一头狮子如何吞食角马。从门口望去,我们都注意到了店内简洁的布局和纯朴的质感。
可供选择的产品有限。这也使购物变得十分轻松。WSL的坎达斯·科尔莱特(CandaceCorlett)说:“一进入苹果店,所有东西全部映人眼帘,它能直接带你到要去的地方。如果找不到,会有人领你去。”的确如此,我们在门口就受到了一位20来岁小伙子的欢迎。他听着音乐,摇头晃脑,别人不知道他在听什么。他向我展示了iPod和数码相机,还说他工作之余喜欢摄影。
商店后面是天才吧(GeniusBar)。科尔莱特说:“苹果创造了一种新的智力服务。以前,这种服务通常让人联想起药剂师。现在,你们面对的是天才。”吧里的人即便不是天才,也算得上知识渊博。有一位从前是物理学家,告诉我们他上岗前接受了几周的培训,在苹果总部库珀蒂诺也培训过一段时间。他向我们解释。天才吧的原子标志代表金属锂。它是高技术电池的关键成分。
“你知道它还被用来干什么吗?治疗狂躁型抑郁症。”另一位告诉我们,所有在天才吧工作的人都是全职的。他的兼职是潜水。他笑了起来。这些天才招人喜欢,我们一队人都被他们迷住了。
下一站是百货公司Macy‘s。在店里的袜子和男士内衣的货架之间。我们发现了一台iPod自动售货机。我们查看了一下,发现要想退货,就必须把货寄到一个专门的地址。
这让我们一脸困惑。想当鞋店老板的德雷克(Derek)大胆地说:“我觉得,苹果不应该这样展示它的品牌。”
吃午饭时,立志当首席执行官的本科生斯特丰(Stefon)一直大发议论。他认为,蒂凡尼(Tiffany)近来销售下降是因为大众化和拉夫。劳伦(RalphLauren)稀-释品牌的结果。他还对销售工作感到敬畏,尤其是在苹果。
他说:“零售有那么多活动的因素,可不是把东西往架子上一摆那么简单。”(原载《财富》中文版,翻译/吉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