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何志毅被免职后,通过博客炮轰院长张维迎搞人事斗争。
当时,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批评,张维迎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因为我没有压力”。
然而,3年后,张维迎卸任,却与邹恒甫、何志毅被免职事件,几乎如出一辙。在邹恒甫事件中,被推到前台签署解职令的,是今天“被离职”的张维迎,而取代邹恒甫的,则是今天“拟取代”张维迎的蔡洪滨。
他是一个学者,是一个改革家,始终强调努力践行、强调彻底性。是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呐喊者,对政府管制的批评贯穿于他近30年学术生涯。
媒体曾如是评价张维迎。
2010年12月,教育体制改革者张维迎,以一种“非学术”的程序卸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职务。
这一次,张维迎在体制面前,选择沉默。
学者的背影
“每当他在讲台上用着不太标准带着陕西腔调的语言讲着经济管理最新的理论、最新的发展的时候,再大的教室,每次都是满满的,窗台过道上都挤满了人。”北京大学职业生涯促进协会的会员们如是说。
除了留给外界备受争议的改革者形象,张维迎留给光华学生的,还有一个诙谐幽默的老师模样。
2010年夏天的光华毕业典礼致辞上,他以老家门前那棵老杏树为例,教导毕业生们等待成才应如摘杏一样,“不要急于求成”。
父母均不识字、近20年的陕西农村生活,经常能让他举出一些富有田园野味的例子来。
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体制内的人觉得中国没出问题很万幸。他就说:这好比我们坐在一辆牛车上,突然看见一架飞机失事掉了下来,牛车上的人会惊呼:哎,你们看,还是我们的牛车安全嘛。
“他在任期内还是很有作为的,引进了许多优秀人才来北大执教,介绍了许多世界顶级经济管理专家来作讲座,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光华管理学院曾有老师如是评价张维迎。
“张老师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在学界能说真话、敢说真话的人很少,无论他的观点对与错,但他始终坚持讲真话。”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一名博士后这样告诉记者。
就是这样一个敢讲真话,操着一口西北腔的张维迎突然卸任了,而且一向敢言的张维迎选择了沉默。
记者几次致电张维迎均未得到回复,“以后再叙”,成为近期张维迎留给媒体的唯一答复。
据公开资料,张维迎仍在担任北大校长助理一职,然而,突然卸任光华院长保持缄默的张维迎,也许再也不会因为教育体制改革,被外界所提起。
所幸,卸下官职的张维迎,仍然站在讲台上。
12月8日,头衔中已经没有了“院长”的著名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最近一次参加的学术论坛中,没有强调其一直强调的逻辑,也没有谈高深的经济理论,更多地讲了历史、人生以及责任。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