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德鲁克回答了一家公司为什么会“高效”?他提出了五个标准:
有效产出是衡量一家公司最基本的底线标准。如果一家公司聚焦于为客户创造价值,那么,这家公司的人际关系就会建立在客户价值的基础上,也就会出现对事不对人的文化。反过来当经营公司不是为了创造客户价值,而是为了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地位与声望,那么,一家公司无论多大,无论多优秀,平庸的种子就已经种下。
管理者的时间在哪里,公司的战略就在哪里。管理者的时间安排,反映了管理者在行为、人际关系和工作重心上的习惯。从时间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家公司是平庸还是优秀,德鲁克强调说,优秀公司的时间主要花在外部,为客户创造价值上,而平庸的公司的时间,都花在内部你搞我、我搞你的人际关系与组织内耗上。
不要把人当成本,要当成投资。所有的有效产出,都是由员工的优点创造的,这就意味着,发现每个人的优点,就等于发现了公司创造优秀绩效的机会。所以,优秀的公司用人所长,而平庸的公司用人所短,用人所长的是投资,用人所短自然就成了成本。在每一家平庸的公司,你都会看到领导者把时间花到如何克服每个人的缺点上,而在每一家优秀的公司,你看到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聚焦专注,把重要的事情先做,一次只做一件事。优秀的公司懂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缺点也是难以克服的,所以,优秀公司一般都是专业化的公司,优秀公司的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选择,而是学会放弃,一段时间专注做好一件事。反过来,平庸公司对什么业务都想做,平庸公司的领导者什么都想管,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优秀的公司很少决策,只做重大决策,而平庸的公司天天都在决策。为什么优秀的公司决策少,这是因为优秀的公司会先把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找出来,设计一套规则与政策(ruleandpolicy)来解决反复发生的问题,有了规则与政策,未来就靠这些规则与政策来解决大多数问题。反过来说,如果一家公司需要天天做决策,时时做决策,那恰恰说明这家公司一定是能人管理,公司的管理者天天都在“救火”。
我在想,中国的企业家们对照这五个标准,能够给自己的企业打几分?德鲁克说,以前我不知道一家好公司的标准是什么,但后来我发现,一个平静无波的公司,必是管理上了轨道。如果一个公司常是高潮迭现,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就必是管理不善。优秀的公司,总是简单单调,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事件,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并已通过解决方案变成了例行工作了。
我们中国大多数优秀的公司,是不是都在追求高潮迭起,有几家公司是平静无波的?
英特尔的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曾经这样评价德鲁克:“彼得·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着作和思想如此清晰有力,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管理学术贩子中独树一帜。”是的,中国企业家们是应当少追求些“时髦思想的管理学术贩子”了,我想,这也是我想写这组文章的目的,在一片浮躁与狂妄之中,重读大师经典,回归管理本源,“本”立住了,“道”自然生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