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上市后,想通过多品牌战略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但今天来看,这个方向是错误的。”周成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最初的美邦是一个米饭馆,上市后增加了面条、水饺,甚至还想提供一些鲍鱼和鱼翅。最终由于品类太多,每个品类的差异化和精细化做得不够,导致消费者搞不清楚美邦到底是米饭馆还是饺子馆,美邦也无法准确预估究竟多少人吃米饭,多少人吃水饺,供需失衡,于是出现了库存。
所以,2012年底,周成建在美邦内部提出了“回归”的目标,从2013年起不再横向拓展新品牌,而是聚焦已有品牌,突出差异化。比如,在目标人群上,Meters/bonwe聚焦于16-25岁的年轻一族,ME&CITY则主抓30-35岁的成熟白领。在风格上,如果Meters/bonwe是“米饭馆”,ME&CITY就是旗帜鲜明的“饺子馆”。
目前,无论中国动向、李宁,还是后起的安踏、特步、匹克,都采用“品牌+批发”模式,即扮演品牌商的角色,负责前端的品牌营销、产品设计和生产,后端的零售全部交给代理商去做。中国动向董事局主席兼CEO陈义红认为,这一模式下,只要货批发出去,对品牌商就形成了销售额,所以品牌商不会关注零售端的变化。一旦代理商高估了市场需求,多备货,库存就出来了,就会向品牌商要支持,要账期,甚至要求退货,否则合作关系就可能破裂。“被绑架”的品牌商不得不给。
但周成建认为,美邦与体育类品牌的情况不同。
10年前,美邦也是纯批发模式。到了2000年前后,“各省的代理商都过来讨价还价”,这让周成建觉得“不对头”。他立即启动了直营模式,把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等难做的市场全部改为直营店。2001年,美邦直营店达到48家,占店铺总数的11.1%。2001—2007年,美邦全国店铺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0.37%,其中直营店为33.44%,高于加盟店的29.95%。2006年,美邦又针对加盟商启用订货会制度,一般不允许退货,将部分库存任务转嫁给加盟商。
目前,直营店和加盟店对美邦的营收贡献为5:5。“今天光直营这一块,如果我转成批发模式的话,一年至少可以多赚6亿利润,但10年前我就坚持,我要的是品牌如何持续,而不是财务利润。”周成建认为,中国服装企业的批发模式与Nike、Adidas的做法类似,即只做品牌商,不做渠道。但差别在于,中国品牌商缺乏对经销商的品牌号召力。所以,中国服装零售行业目前最核心的危机不是库存,也不是互联网,而是品牌力的缺失。而美邦的品牌力做得也不到位。
2012年,周成建思考最多的,是如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品牌力,让消费者真正持续地选择美邦。过去周成建以擅用形象代言人著称,从郭富城到周杰伦、林志玲。从2013年起,周成建不想将筹码全放在代言人身上,而是把分布在全国的几千家门店打造成美邦的形象代言人,在美邦店里不再是简单的静态产品的比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示,有氛围,有品质,有价格竞争力。
“小裁缝”的坚持
人家评价我好坏我无所谓,我就是我。
周成建缔造了一个从乡村裁缝到服装巨富的励志故事。1993 年,周成建开创美特斯.邦威系列品牌,其后,美邦凭借“生产外包”、“加盟+直营”的轻资产模式迅速崛起,成为国内休闲服饰的领头羊,销售规模已破百亿。在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上,周成建以170.1亿元的身家位居第19位。
但创业30年来,他一路跌跌撞撞。1980年代,周成建贷款30万元创立服装加工厂,把方圆几十里口碑不错的裁缝集中到一起,每当有客户下单,就组织这些乡村裁缝加班加点赶制。结果,第一个订单就差点让他破产:客户因产品质量欠佳,拒绝付款,最后周成建付完众裁缝的工钱后,所剩无几。
2012年是周成建的另一个坎。其实,在2011年时,他已经意识到,每年30%以上的增长不可持续,但对于2012年,美邦还是按照增长30%的目标设定了预算。在收入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收支失衡是必然的。
“如果在2011年提出2012年零增长,所有的预算按零增长的目标设置,2012年的状况就会好很多。”周成建事后检讨,“还是说明自己格局不够,没想明白”。
周成建觉得,个性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企业能走多久,“有些企业家的格局非常大,比如说马云、郭广昌、柳传志、王石,他们的格局非常大,是运筹帷幄型。我是属于冲锋陷阵型的。”
出身于浙江青田县一个清贫农民家庭的周成建很勤奋,坚持每天早上8点多进办公室上班,他也很谦卑,常以“小裁缝”自称。不过,在离职员工眼里,周成建是一个强势、要求完美的老板,也有着出了名的坏脾气,美邦这些年业绩的起落以及高管离职,一定程度上都与之有关。
“人家评价我好坏我无所谓,我就是我。”周成建表现得毫不在意。其实,这些年,他也在改变。比如,他以前总希望空降一个职业经理人,给他赚很多钱,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一旦发现这个职业经理人做不到,就失去耐心。后来他发现,用人要有标准和可量化的评价体系。
但周成建最固执的一点,是对做裁缝的坚持。这在民营企业家中,算得上异类。在房地产、光伏大热之际,中国大批民营企业家都“跨界”赚快钱,周成建则坚持只做“裁缝”,“如果再给我一万次选择,我还会选择做这个。”周成建说,“实体企业为什么缺乏强大,就是因为缺乏坚持,只有耐得住寂寞,坚持了,才能活得越来越好。【创业网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