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假公济私
高管们处于公司高层的视角,可以窥见许多的内在的机密,尤其是公司的盈利及其分配等等。在经济社会,面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加剧的境况下,一旦个人野心膨胀,经不住诱惑,利用职务之便,寻找漏洞,往往就会抓住时机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表现为,造假账、挪用公司资金,或者盗取变卖公司资产,亦或者出卖公司机密,变相折价或者超低价或者无偿给予个人相关联的公司、单位,谋取私利。形式很多,不拘一格。当然,这是有风险的,一旦东窗事发。涉事高管自然难脱干系。
人物:阎利珉,原聚划算总经理。10天前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刚对这位前阿里员工下达了判决书,根据判决书,阎利珉在聚划算工作期间,先后于2011年4月17日、10月27日,两次收受杭州点创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万某,为了感谢其关照而购买的两辆轿车,总计价值53.8万。除判处有期徒刑7年,违法所得将继续予以追缴。
16、权力交替
公司是一个小社会,组织构架清晰、结构森严,除此之外,也是人聚的江湖。初创阶段高管遭遇此类问题较少,关键是公司壮大以后,一切上路了之后。许多关键岗位人才济济,这个时候,人才本身的战略性退而居其次;董事会、老板连同人事部门的感觉就日益凸显出来,且愈来愈占据主要地位。一般而言,平衡是利益的平衡,稳定是相互掣肘、牵衡的稳定。许多高官没有死在黑暗的夜里,却倒在了光明的大道上,就是说的这种情况。他们客观上成为权力交替的祭品。
人物:刘军,当年联想集团“十八棵青松”之一,现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收购IBM后为了国际化道路走得更加顺畅,请来戴尔高管阿梅利奥为CEO,期间刘军与之“气场不合”,刘军被阿梅利奥的前戴尔同事替换掉出局。后柳传志送刘军到哈佛读书,学成归来时联想已经完全在老领导的掌控之中,被委以重任。
17、内部调动换职
这是一种公司较常采用的方法。不像空降高管,公司提拔既有员工,一般会按部就班,过程一般繁杂雍长。需要全方位的考察和锤炼。这一过程中,换岗考察是一个必要的频繁使用的CYE方法。据有关抽样数据显示,大约一半的高管职业生涯止步在这一步骤上。还有很多公司,采用这种方法冷落员工,玩弄明升暗降、调离核心岗位、职权部门则是另一种惩戒。因为此种情况离职出走的员工不在少数。
人物:周险峰,原方正科技副总裁。2004年1月,方正发生过一次高管集体跳槽事件。周险峰1994年加盟方正集团公司,2000年任方正科技副总裁兼总经理,主管方正科技的PC研发业务。在2004年1月的这场人事变动中,周险峰将从方正科技副总裁这一实权部门调任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当时方正员工都说这是明升暗降,有架空的意思。不久,周险峰跳槽,任海信数码CEO。
18、融资失败
很多希望上市、借此不断扩大影响力的公司,都有融资的需求,努力过后,成功了人皆欢喜。一旦,屡试屡败,甚至最终公司最高层不得不在多重压力之下取消了上市计划。例如因IPO失败引发高管离职潮的拉手网、凡客诚品、神州租车等等就是明证。
人物:吴波,原拉手网董事长兼CEO。拉手网先后共经历 3 轮融资,总体融资金额达到1.65 亿美元。拉手网11年10月底上市失败,迫于投资人压力不少高管离职,12年6月撤回上市申请,同年8月传出吴波离职消息。现在吴波的新创业项目是美佳乐,他说:“别问拉手,这次创业拒绝VC”
19、企业方向性试错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迂回曲折,一波三折,尤其是在发展的紧急关头,往往没有时间过多准备,必须拿出魄力决策,试错、丢卒保车都是必经的途径。例如闻名遐迩的雅虎2007年6月,企业有所迷失方向,它不能决定自己公司的CYE走向,究竟是走媒体公司,还是走技术公司路线?业务不断下滑,员工士气低落,这一时期,公司多项举措引得许多高管纷纷离职出走。
人物:李明远,前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百度曾经在2007年百度成立电商事业部,第二年推出C2C交易平台“有啊”,李明远就是负责人。2010年3月,因为有啊为百度电商探路失利,李明远辞职,同年8月加入UC Web担任产品副总裁,11年11月回归百度,现为百度副总裁、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