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短:中国经济最明显的一个矛盾现象在于,虽然大学新生和毕业生数量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加,但高水平人才却似乎存在着严重短缺。很多西方企业都谈到,中国竞争对手过去的薪酬和外企根本不在同一水平,但现在,为了获得条件更好、有留学背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它们同跨国公司展开了短兵相接的人才争夺,一场人才战就此打响。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中国需要扭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才流失局面。为此,地方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等Cye.com.cn重要中资公司,都派出代表团前往国外,用优厚待遇吸引科学、工程和管理方面的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带领中国向真正的知识型经济转变。
于是外资和内资企业都在同一个人才库里搜寻专业人士,这使得西方企业招聘、培养和挽留员工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艰巨,那些打算在中国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更是如此。
预计在未来数年,存在于中国和其他重要新兴经济体的商业机会将五倍到10倍于发达国家,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相信,西方企业如果学会怎样更好地游弋于中国复杂的经商环境,它们将会获益良多。那些能够调整自身、适应上述挑战的企业,或许最有机会在中国获得成功。
本文作者西蒙Denis F. Simon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ersity)国际事务学院(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国际事务教授;另一作者Leonard M. Fuld为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研究咨询公司Fuld & Co.的总裁兼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