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商业模式→新闻
    


商业模式没那么重要但理想必不可少


cye.com.cn 时间:2011-12-5 10:14:38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 我来说两句

对于创业团队而言,商业模式并非许多大佬而言那般重要。初创公司早期应该拿20%-30%的资金做一个股票池从物质上激励新老员工,此外也需要“一点点理想主义色彩”来凝聚团队。

与其他嘉宾谈商业模式和国内外宏观形势不同,周鸿祎开篇谈起了“人的问题”。他表示,创业是个长跑,投资其实是投人。他不太相信“一年融资、两年发展、三年就上市”的“创业期许”,因为创业的前两三年可能都是在探索方向和积累沉淀。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鸿祎直言觉得商业模式就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可以被不断地调整。“我在中国互联网没有看到一家企业,上市的时候是按照融资的时候计划书中写的那样,经常180度甚至720度的大转变。”

在创业指导方面,周鸿祎也从团队组建、激励方式和管理方式角度与在座听众分享了不少“干货”。他说,创业团队的最佳人数组合两到三人为宜。在他看来,一个人太孤独,人太多则沟通成本太高。国外的创业公司经验证明,最佳的创业组合是两个人,不超过三个人。

周鸿祎说,创业过程中难免有人掉队,理想对于凝聚和稳定团队的作用显得必不可少。理想也是创业者和商人、有钱人的很重要的差别所在。“大家在一起不能就是为了融一点资,我们未来上市都套现。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在创业过程中只是一个结果或者一个副产品。”

不过周鸿祎也承认,创业团队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每个人的财务自由问题。创业不是天天跟团队忽悠理想,也必须给团队充分的物质保障。

周鸿祎说,很多初创企业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所有股份都不分,这样吸引不了人才;二是初创团队一开始就把股份均分完毕。他建议,在公司初创早期应该至少拿20%-30%的资金做一个股票池。股票池不仅能够吸引新人加入,创业者也可以通过它来调节企业利益分配。“把利益解决了,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

周鸿祎:感谢大家!文文说让我给大家鼓鼓劲,我来到现场看到这么多创业者,大家都这么兴奋,我觉得不需要给大家“火上浇油”,我还是跟大家分享一点点心得吧。我看了这两天讲话,已经有太多的大佬谈商业模式、谈国内外宏观形势,但是我想谈人的问题。

因为投资其实是投人,创业实际也是一个长跑,尽管有人说我们可以在三年内如何如何,一年融资、两年发展、三年就上市,其实我不太相信这个。我觉得创业有时候快就是快,大家一定对未来创业路上遇到的艰辛和困难有思想准备,有可能两三年都是探索方向,两三年都是用来积累和沉淀。等别人觉得你爆发的时候,可能五六年已经过去了。

你看到很多所谓成功的企业家站在这里,不要看别人吃第七个馒头就饱了,也希望大佬传授第七个馒头的滋味。既然创业是一个长跑,那么我觉得商业模式就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商业模式我们可以不断地调整。

我在中国互联网没有看到一家企业,上市的时候是按照融资的时候计划书中写的那样,经常180度甚至720度的大转变。融到资或者没有融到资也没有那么重要,很多人融到资就开始发表演讲。其实融到资也就说明你比别人有点钱,没有融到资用压缩成本咬紧牙关也可以往前做。而且互联网是轻产业,有一个产品至少可以在互联网上尝试推广、尝试用户反应。

我想最重要的实际上是团队。所有东西都会变,市场会变、用户兴趣爱好会变,真正最重要得是如何打造有凝聚力的队伍。有这样的队伍才能在长征中不论过雪山、爬草地都能坚韧不拔地走下去。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当有人问中国互联网三个问题的时候,实际是伪命题,遇到怎么办?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最关键的时候靠的是团队。一个人力量有限,但是如果你有强大的团队,你可以不畏惧任何对手。

怎么凝聚团队?我想讲几点。

第一大家一起创业,最终要解决每个人的财务自由问题。但是或多或少我觉得你自己一个创始人,凝聚你的团队要有一点点理想主义色彩,哪怕一点点。大家在一起不能就是为了融一点资,我们未来上市都套现,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在创业过程中只是一个结果或者一个副产品。

团队在一起,总要有这样的想法说我们要做出有趣的东西。总要做出别人没有想过的产品,或者我们的产品能够影响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我们总希望在互联网上留下我们的痕迹。这也是所谓的创业者和商人、有钱人很重要的差别。如果仅仅用钱、仅仅用商业利益凝聚团队,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来看很可能碰到竞争对手挖角、碰到企业挣到钱大家分赃不匀,碰到企业不挣钱可能各奔东西的情况。

创业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赚钱,对于核心骨干来说大家就要有共同理念、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如果一个企业创业仅仅为了看到别人创业眼红,或者成为大家打造财务的救生船,我觉得这种团队遇到竞争对手挖角和挑战的情况会走不了太远。

第二我觉得团队也不是一成不变,最早创业我建议两到三个人,一个人太孤独,而人太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和主见,所以我觉得人太多以后一定意见不一致,也很难坚定走下去。国外最好的例子基本就是两个人不超过三个人,人太多沟通成本太高。核心我觉得两到三个人比较合适。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