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许女士满怀信心地找到张先生,期待他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但张先生却说由于近期股市走低,导致了几万元的小额亏损。并许诺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大好行情,保证能大幅赢利,如果现在放手那就等于割肉。将信将疑的许女士还是感觉不放心,偷偷跑到证券公司查询,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亏损额何止几万元,她的本金已缩水40万元。当许女士要求张先生偿还本金时,张先生却找出各种理由拒不还钱,就这样原本一对好朋友,官司打上了法庭。
温馨提醒:委托理财陷阱最常用也最行得通的渠道是亲戚朋友介绍。然而事实上,一旦亲戚朋友扯上利益关系,尤其是大资金的利益关系,不光原来熟识的关系泡汤,搞不好还要对簿公堂。
在几乎所有的委托理财关系中,“保本承诺”始终是最让人心动的一个条件。而恰恰是这个意在保护资金安全的“保本承诺”,成了资金不安全的最大“隐患”。首先,保本承诺条款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其次,在个人委托关系的合同中,尽管保本条款作为有效合同的内容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受委托人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往往在合同的控制范围之外。
ATM机上的陷阱
案例回放:一天上午,陈小姐持卡到某处的ATM机上取款,在将卡插入ATM取款机后,ATM取款机显示屏未出现提示语,卡也未自动吐出。陈小姐正一筹莫展时,发现机上有一张打印的告知条:“如果卡被吞,就打值班电话”。她就按告知条上留的电话号码打电话联系,并将自己银行卡的卡号、姓名和密码都告诉了对方。因急于用钱,陈小姐当即返回家用磁卡的存折提款,然而提款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账户已少了钱。当带着怀疑再次返回原地,陈小姐意外地发现,原先张贴在ATM机左下角的标贴消失了,露出了被遮盖了的真正的银行电话。
后经警方调查得知,犯罪分子使用了专门截取磁卡的工具,可导致提款人磁卡无法深入ATM机内部,然后利用事先张贴在ATM机上的错误电话,引诱提款人说出自己的银行卡密码,再乘提款人离去之际返回ATM机,取出被截留的磁卡,销毁标贴后,凭借磁卡和密码疯狂提现、刷卡。
温馨提醒:“偷窥”是犯罪分子获取持卡人卡号和密码的最常用方式。如ATM机上设置摄像头,或紧挨在储户身边窥视。老百姓要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在取款机上取钱或POS机上刷卡消费时,要用手或身体挡住他人视线,谨防他人偷窥密码。在ATM机上操作之前,请留意机身是否异常及周围是否有可疑附加物,如卡口附加物、张贴的可疑告示、微型摄像头等。一旦丢失,请马上与发卡行联系。不管与谁联系(包括银行),都不要告诉对方自己的磁卡密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