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民最喜欢的是李成算的两笔账。
一笔是关于投资回报。各家PE正叫卖着自己过往的投资回报多么多么高的时候,冷不丁会被“明眼人”李成的寥寥数语点破——“IRR具体是怎么算的?如果只是算两年没有意义。”“为什么投入的成本按照5折算,上市时的成本按照7折,退出时的成本按照全部计算?”
另一笔是关于费用。“一共投资1千万,但是是分期缴款,第一年只付300万,为什么每年的管理费都按照1千万收?”“5年中只有3年的投资期,另外两年是退出期,费用主要发生在投资期,退出期为什么要付管理费用?”
其实,在参加路演之前,孙爱民已经通过网络以及身边朋友打听了这几家PE的基本情况,但是落到一些具体的细节上,他还是感觉眼花缭乱,好在银行相助,几次交锋下来,他也明白了其中的几成“小九九”,是时候选择了。
李成提醒他,选择PE意味着放弃了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选择高风险和高收益,而且投资时分期缴款,按照三年每年30%、30%和40%的比例付清,如果最后一次缴款前自己改变了主意,可能涉及到转让
的问题,那么以前的出资可能要打折出售,因为一个人的出资会影响到整个基金的运作。不过孙爱民还是想尝试一下。
签约前的最后一个要求
“那就投吧。”孙爱民说。最终,他选择投资3000万元于私人银行推荐的一个PE项目上,他觉得这个基金的过往业绩和项目最靠谱。不过孙爱民提了一个要求,是否可以安排和合伙人私下见见面,再看看过去这个PE投过的项目。
“没问题。”李成很爽快,这或许也和孙爱民投资金额较大有关。
很快,孙爱民和合伙人见面了,过程很愉快。孙爱民还得知,自己不是要求见合伙人的唯一一位私人银行客户,有些身份为企业主的客户见面后,不仅了解PE,还会希望通过PE给自己的企业进行上市之前的投资和辅导,或者做定向增发、并购、管理层收购等。也有客户自己有好项目,也觉得能上市,但觉得自己的项目发掘能力没有PE那么强,就愿意把项目拿出来,自己投一部分,PE投一部分。
“其中能做的事情还真多。”孙爱民暗暗地想。
随着法律文件的签署,孙爱民正式成为了PE的有限合伙人,也就是业内常说的LP。并且幸运的是,因为资金量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行业背景,孙爱民成为投资顾问委员会的一员,他可以监督基金的运营,比一些投资者只能每季度获得一份投资报告具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以后,每个季度孙爱民会获得一份由私人银行提供的私募股权基金市场观察报告。这份报告,包括对股权投资市场和宏观经济的点评,对基金内部的托管、税务、对发改委政策的解读等。孙爱民每一年度还会获得PE的审计报告,并参加每年一到两次的全体投资人大会。
在顾问委员会中,孙爱民学到了一些新的技巧。一位将三个亿投资到这家PE的私人银行客户告诉他,自己和PE单独签了一份协议,要求PE提前一个月以上通知提交缴款,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资金成本浪费。通常,PE提前一个月通知LP缴款,造成有些LP的资金只能放置,不能多做他用。这位客户告诉孙爱民,自己也是在私人银行的协助下和PE进行的协商。
当然,孙爱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通过第三方投资机构或直接投资了PE,他发现,通过私人银行的介绍投资PE,在管理费的比率、投资收益比率上更为有利,比如一家原本通常管理费收取2.5%的PE,和私人银行合作时可能被降低至2%。
不过,孙爱民如今投资在PE上的资产已经达到他可投资资产的20%,这也是民生银行建议客户投资PE比例的上限。所以,他暂时不考虑继续进行PE类投资,但是热心帮助朋友普及PE知识,成为了他的一大爱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