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4399的决策由两人共同商量,产品的事李兴平说了算,商业发展、人员配置管理以蔡为主。李待在兴宁老家,蔡通常在厦门,平时通过QQ和电话沟通,一两个月碰一次。蔡计划将4399的大本营放在厦门,他曾考虑过搬到北京,但后来“还是觉得厦门好一点,不浮躁,可以踏实地做好一些事情。待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容易忽略二、三线城市以下网民的需求”。
目前拥有上亿用户的4399定位为国内最大中文游戏发行平台,其中网页游戏注册用户1200多万,每天新增用户近20万,每日流量1600万,平均同时在线80万,月收入达到千万,盛大、巨人等大公司都开始与其合作。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无论是hao123还是4399,其页面都极不美观,这让互联网精英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的网站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流量,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的普通互联网用户相对低端,对他们来说,互联网越简单越好。我曾做过实验,我让五六岁的小孩同时玩4399和其他小游戏网站的游戏,一个星期之后,他会更喜欢使用4399。”蔡文胜说。这多少和当年李彦宏对hao123的评价类似:“hao123简单到让人无法超越。”
投资原则
“传统生意教给我两件事:第一,有用户就有价值。看店面好不好就是看人流,有人流就说明人家喜欢到这来,就可以卖很多东西。第二,商业的敏感度和决策速度。我做决定非常快,有些重要的投资半小时敲定,钱就打过去了。”
2005年4月,蔡文胜个人出资包下全部食宿,在厦门连办两天“中国互联网站长大会”,邀请了国内流量最大的150名个人网站站长参加,其中包括庞升东、姚劲波等日后获得巨额风险投资的人。这一届的站长大会也被认为是个人站向商业站转型的标志,而此后的蔡文胜则隐隐有站长盟主之势。尽管日后他承认,第一次站在台上演讲时,“腿都是哆嗦的”。
“在我开始搞站长大会的时候,个人站长的时代就过去了。这不是说中国以后就没有站长了,而是说今天个人再重头做一个网站做到全国出名,有几千万用户已经不太可能了,很多个人站正在商业化,并取得了成功。”而蔡文胜就是重要的推手。
2005年底,参加过第一届站长大会的Chinabbs创始人王定标找到蔡,想买一个更好的域名。蔡和他聊了几个小时,对Chinabbs的整个发展提出一系列的建议,王定标十分认可,就邀请蔡做股东。Chinabbs的投资商也是IDG,IDG对此并不反对,蔡就把daqi.com送给了Chinabbs,加上他的想法、资源入股,成为了大旗网的股东。
另一位参会者58.com的创始人姚劲波也曾是一位成功的域名投资者,与蔡文胜私交很好。2005年他创办58同城时,蔡也很看好分类信息网站这个方向,就投资入股。此外,蔡也经常在服务器、带宽、域名等方面给一些更小的网站以帮助,不过通常并不占股。
2007年在卖掉265之后,蔡文胜认为自己已经基本获得了成功。除了4399外,天使投资变成蔡文胜的主要兴趣。蔡做投资有两种方式。
1. 网站本身已有很大的用户群,通常要达到千万级,“有用户就有价值,用户量达到千万说明已经初步成功”,这种认识就源于蔡文胜早年做服装生意的体验。蔡文胜也形成了对网站价值的判断标准,“只要有足够的用户,就一定能找到商业模式,只是能做多大的问题”。“有些东西是不能支撑很大的,要知足……”
2. 蔡自己看到市场有什么需求,认准一个方向,就会主动组织团队。比如美图秀秀就是蔡认为普通网民需要一个傻瓜版的photoshop处理图片,这个可以轻易做出各种各样效果的图片处理软件是在2008年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但蔡文胜最鲜明的投资特色或许并非是以上两点,而是“快”。他通常都是在很早期的时候发现有潜力的项目,然后迅速做出投资的决定,“我投资决策很快,有时候半小时就定了——不是说做决定,而是把钱打到对方账上。”显然,与VC机构的漫长的谈判、调查、法律签署相比,这种快速的投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这同样来自蔡早年做服装生意的经历,“当别人用10块钱的价格订1000条裤子的时候,一定要在极短时间内判断自己是否能用9元的价格进到货,否则商机瞬间就会失去”,这种快速决策的前提是对信息的全面掌握和敏锐感觉。
蔡文胜从来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在做每一件事之前几乎都会做大量的功课。2003年做265之后,他将当时站长云集的k666.com上的几万个帖子从头看了一遍,从而了解了几乎所有主要的个人站的情况,当他接触IDG时,他把这个公司的历史、各位合伙人的情况都摸了个遍。自然,当他自己开始做投资时,他在决策之前就已经对看重的公司做了充分的研究,并闪电般地开出对方无法拒绝的条件。
与此同时,蔡文胜同样有严格的投资纪律。他的原则是不超过200万元,“我只做前期投入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如果要靠烧钱才能做大的,我不会做,当然,如果能吸引到VC那就另外一回事。”4399的投入不到100万元,傻瓜图片处理软件美图秀秀则几乎都没有什么推广成本。他和李兴平曾经一起投资一个视频网站,因为需要的投资太大,很快转卖给了他人。
对于他所投资的公司,蔡都有明确的步骤安排:首先考虑做的东西对网民是不是有用,能不能抓住几千万用户,有了几千万用户之后考虑先让它赚钱,然后第三步再考虑能不能做得很大,甚至做成上市公司。
下一个大生意
“1998年到2003年,是中国互联网的精英时代,都是拷贝海外的模式;2003年到2008年,网民从几千万达到3亿,是大众时代,这个阶段土鳖超越海龟;而2009年到2014年,中国的网民会从3亿增加到6亿,这将是全民互联网的时代,机会有很多。”
现在,蔡文胜每天中午12点起床,然后开着自己的保时捷SUV到办公室,一根根地抽中华烟,泡上好的大红袍喝茶,然后上网去各个论坛和QQ站长群里看看大家在聊什么话题,再电话给自己投资的公司指点一下方向。看似很轻松的他其实仍然在思考自己的下一步的方向,他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不能说我被低估了。因为我确实还没有做成大事业。人的价值有两种,一种是浮在台面上的,另一种是会慢慢积累,但会嬗变成一个大东西,我觉得我的积累期还需要时间。”蔡坦言。
尽管现在蔡文胜花在域名投资上的精力只有1%,但说起域名,他仍然滔滔不绝,他了解中国所有知名网站域名的故事,很多域名也与他息息相关。比如g.cn是他卖给谷歌中国的,如果陈一舟不是受到蔡文胜的影响,可能就不会后来去抢注开心网的域名kaixin.com。他时不时要晒一下自己收藏的经典域名,比如Romantic.com,“这个没有百万美元是不卖的”。“我还收藏了中国上千个地方城市的域名,足可以搞一个地方门户联盟”。
而域名,很可能还是他下一个大生意展开的基础。
今年7月初,一位美国的域名投资者专程飞往厦门拜访蔡文胜,Mr. Cai在国外的域名投资者中名气很大,这位投资者问蔡,他手中有那么多有价值的域名,为什么他不做域名停放(Domain Parking)?
蔡坦言,中国的企业对品牌的认知度还不是那么高,而且点击作弊比较多,做域名停放的时机尚不成熟,但他预计未来三至五年,这一市场将会逐渐成熟,而这也可能会让他手中域名产生源源不断的收入。
所谓域名停放,主要是利用域名带来的访问者达到广告点击,从而获得收益,在国外,这是一个极大的生意,每年市场规模以十亿美元计,据蔡文胜估计,Google每年要分几亿美元给域名停放。显然流量越大的域名价值越大,包括带有很好关键词的域名、被搜索引擎收录的域名、曾经建过站的域名、和著名域名接近的域名、同名不同后缀的域名等是最适合做域名停放 的。
而蔡文胜手上有大量这种域名,比如和sohu.com很接近的shou.com,携程的拼音域名xiecheng.com,网易的拼音域名wangyi.com,这些域名有着不小的流量。比如xiecheng.com每天有超过1800个点击,“打开这个网址的人一定就是要找订房间、订机票,就是携程的目标客户,百度上的关键字点击1个是5块钱啊,携程雇那么多人在机场发卡,成本是很高的,这1800个潜在的用户他们却不要,实在是……”说到这里,蔡文胜不禁大摇其头,“不过我现在一家家去谈也不合算,教育市场太辛苦了,还是等市场起来再做吧。”
“我现在的想法还是先把4399做成最大的游戏平台,另外我也会关注与传统产业结合的电子商务、无线互联网,这两个是全民互联网时代最大的机会。” 蔡打开自己的ThinkPad笔记本,桌面上就是他自己写的4399商业发展计划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