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团购调查报告》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国内初具规模的团购网站已达1215家,而且数量仍在进一步疯涨。第三方分析机构易观国际发布的一份预测报告指出,到今年底国内团购市场规模将接近10亿元。
千家团购网站竞艳,10亿元市场规模预期,团购这种新型模式用短短数月时间再度诠释了互联网的神奇。但火爆的团购市场局面却被上述种种团购迷雾笼罩,记者用百度搜索“团购被骗”关键词发现,相关网页多达700余万个。而团购用户询问“哪个团购网站可信”之类问题的帖子充斥各个论坛、社区,他们迫切需要有人能解疑答惑,这些显然不是靠团购网站、导航网站甚至“公关软文”和“水军”能够摆平的,而需要更为权威的信用引导。
对于团购网站信用认证规则的出台,记者采访多位“团友”得知,普通消费者对政府政策和权威第三方信用引导“期待已久”,“之前不知道如何选择,今后肯定会去那些经过信用认证的团购网站,毕竟比较安全可信”。
个人团购网站不能申请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规定,提出团购信用认证申请的网站经营主体必须是企业法人。
记者了解到,自从团购网站兴起,就吸引了大量从业者,不但包括互联网资深人士、海归精英的投资,腾讯、新浪等巨头也开辟专门频道,这些从业者多能依赖资本、人脉优势迅速建成完备的公司运营体系。但团购火爆还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草根人群,他们通常“一两台电脑建站,两三个人跑单销售”开始团购淘金。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草根团购创业者在延续“淘宝开店”式的经营,但团购网站实质上是轻型B2C,B2C与C2C有区别,个人网站没有完备的法人信息和客服信息,很难取得用户信任。如今这些“先天不足”的个人团购从业者又将遭遇政策考验。
“目前,我们暂不接受个人团购从业者的信用认证申请”,张阁对此并不讳言。他强调,团购信用认证的条件严格但却是“最基本的要求”,个人团购从业者应当尽快完善网站信息。
戴雨森认为,成熟的团购网站必须规范自己的运营体系,许多个人团购网站在网站信息、客服等方面未能完善,承担风险的能力也十分单薄,更有一批“骗子网站”混迹其中。团购信用认证的筛选,一方面鼓励有诚意的“个人网站”尽快完善,另一方面也将加速淘汰市场“低品质”网站。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