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
留守过程“相当不易”
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了坚守。
河南网盟会长、郑州时代伟业科技公司的总经理李应举就是坚守者。2003年,李应举的创业是以创办分类信息网ad365开始的,他想打造一个覆盖全省的分类信息网站,但因为资金缺少、赢利模式不清晰等诸多因素,网站在坚持了不到2年后就关闭了,后来他又涉足无线通信行业,但也以同样的问题结束。
在不断尝试并失败的过程中,李应举逐渐认清了互联网,也逐渐清楚了自己。“我一直在这里,互联网创业让我经历了激情、迷茫、困惑、改变、坚持、成熟的一系列过程。”李应举说,他选择了坚守,但是这个过程相当不易。
7年后,李应举向记者总结说,河南本土草根网站困难重重——生存期存在规模小、经验少、投机性强、过分依靠模仿等缺点,发展期存在合作心态差、行业自律性低、发展调整慢、人才平台差、激励机制弱等弱点。
“河南互联网长期处于生存型创业环境,因此很多人都短视,有投机心理,这样会导致企业长期发展无方向、经营无战略,当然也没有人才和客户的储备。”他认为,河南的网络创业者受到观念保守、视野不够开阔、思路不够灵活等因素的影响,河南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必须经过历练。“现在我专业从事互联网的电子商务领域,并会让自己在这个行业坚持走下去。网盟的作用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互联网创业者一起抱团发展。”李应举说。
回归
河南互联网的“洼地”效应
但事情似乎在慢慢发生变化。
2008年,杜红超再次回到郑州重新创业。
“如果说之前的失败是时机不对的话,那么现在时机到了。”他说。这次创业,他在河南独家代理了腾讯企业QQ,“现在,河南的互联网有了足够好的发展时机。有腾讯QQ在全国数亿用户作为支撑和河南本地数千万用户的基础,我觉得我这次能够成功。”
为什么回来?杜红超说,这个问题就像当初为什么要流浪一样。回来,是想再次创业,想要离父母近一些,是看中了河南的一些优势,理由很多,归结到一句话:“河南是我的家,是我跌倒的地方,也将是我爬起来的地方。”
杜红超觉得,河南也许软件人才外流很多,但他要找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愿意在河南做软件的,尽管少,但一旦发现,沟通成本就很低,并且团队相对稳定。至于销售和吸引投资,河南本身就是很大的市场,关键在做。
越来越多走出去的河南互联网精英选择了回归。采访中,不少创业者认为,目前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河南互联网发展程度不高,缺少互联网行业的标杆企业,但正因为市场空缺,反而代表着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他们看到,随着投资方对于互联网行业的关注度增加,如果在政策、环境等方面能够得到一定倾斜的话,在外的河南互联网从业人肯定希望回来发展,本地的互联网企业也将得到更多的人才和机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