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国企业家都在探讨企业经营的秘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长效的机制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对于我来说,公司管理需要很多繁琐的理论工具和数据模型,而企业的经营则更需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朴实哲理。 中国的企业家当中不乏聪明人,但做企业更需要智慧。不仅仅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智慧,而是要求企业家将这种智慧传导给其他的人,搭档、员工和合作伙伴。只有将个人的智慧变成了企业的智慧,成为能够被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所崇尚和敬仰的精神内涵,这个企业才算是具有了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人讲究中庸,虽然也有“致知在格物”的古语,却仍然缺少坚持不懈追求至理的传统,企业的管理虽然不可能要求结果必须完美,但在实践中追求至理,而后将真知用之于实践的方法是必须具备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价值体系的构建,一个企业是需要创造价值,并且将这种价值进行有效的传递的。 自古以来,我们做大事的时候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做生意重在气魄,生意要做好,抓住一个合适的商机就能达到。但做企业就要求企业家有宽阔的视野、胸怀和领导力,要懂得并且善于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要做大,就必须让企业内部的员工和外部的合作伙伴都拥有一种共同的精神信仰。人与天同性,方能合德,天人合一才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中国社会虽然有轻商的传统,但历史上却时有巨贾出现。细究其发迹的历史不难发现,成功的轨迹和手法或有所不同,但诚意正心则是万法之宗。仅仅是企业个体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被社会认可、被公众认可的成功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功。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诚恳做事、诚信待人,企业无论做到多大,都不可泯灭了本心,在企业成功之余,我们要多点心思去思考一下企业作为一个社会构成元素的价值所在,要有企业公民的意识,要懂得承担社会责任。 所以,对于我来说,经营企业取得成功的秘诀其实只有四个字,“慧”“致”“天”“诚”。 中国现有上千万家民营企业,其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六成以上。然而,中国经济三十年来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家们在充分享受了成长喜悦的同时,也深深陷入了粗犷式扩张带来的管理缺失的泥潭。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都已经意识到资源与管理的短板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再次实现突破式发展的瓶颈。资源的缺失可能是体制问题,但管理的缺失是可以通过外部的因素来弥补的。因此,专业化的管理培训将是民营企业家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极大助力。 现在的慧致天诚就如同17年前的新东方。那时,为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梦想,我离开北大创立了新东方,虽然第一个培训班只招到十三个人,我却认定了那是值得我去奋斗的事业。这些年,新东方终于做出了一些成就,成为了在美国上市的国际化公司;17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站到新的起点,我的面前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同时不乏挑战的领域。所不同的是,有新东方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又有我的朋友们给予我的无与伦比的坚定信念,慧致天诚也将是承载了梦想,值得我再次去奋斗的事业。 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
 |
|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