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透明度之忧
铁总的成立,存在诸多令人注意的细节,包括依据《全民所有制企业法》而非《公司法》,由财政部而非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履行出资人职责,不进行资产评估和审计验资等等。
一名铁路发展研究人士对本报称,从方案来看,整个铁路总公司的成立“不可思议”地砍掉了许多必要的程序。
“这有可能是目前铁路系统迫切需要稳定下来的缘故。”据他分析,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同时也是铁路系统开始债务偿还的高峰之年,如何过好2013年,对铁路系统的稳定和中国铁路的发展十分关键。
“之前文件和高层都表态要继续支持和推进铁路事业的发展,如今看来各项手续大开绿灯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认为,铁路发展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回暖,今年建设任务繁重,如何稳定队伍迅速有效开展建设和运营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先把(铁总)架子搭起来,然后可以慢慢调整。”他认为。
这种“慢慢调整”,将包括极为繁杂的庞大资产、负债分割。据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一份《铁道部2012年三季度汇总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截至2012年9月30日,铁道部资产总计4.30万亿元,负债合计2.66万亿元,但有专家分析该资产总数可能被低估。
如此庞大的家底,将会如何拆分,拆分过程的透明度会有多高?这一切仍然是未知数。
例如中金的一名分析师认为,在铁道部整体拆分方案出台前,很难提前做出是否透明规范的判断。另外,注册资本与总资产是两回事,对目前的万亿资本则要审慎评价。
换块牌子变公司?
至少,上万亿注册资本的公司,不经资产评估和审计验资就成立,令许多市场人士大跌眼镜。
不少人士质疑,数万亿资金直接跳过评估审计是否会给将来留下后遗症?上述研究人士认为,不做资产评估审计的原因有可能是评估审计量太大,来不及。为尽快成立铁总,只好一路绿灯。
国务院决定,中国铁路总公司承继原以铁道部名义签订的债权债务等经济合同、民事合同、协议等权利和义务;承继原铁道部及国家铁路系统拥有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品牌、商标等权益,统一管理使用。妥善解决原铁道部及下属企业负债,国家原有的相关支持政策不变,在中央政府统筹协调下,综合采取各项措施加以妥善处理,由财政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具体处理方式。
根据国务院的上述批复,铁总组建后,继续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明确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对企业设立和重组改制过程中涉及的税费政策,按国家规定执行,不增加改革成本。
这从一方面表现了政府对铁总信用的支持,但从另一方面也令市场担忧其市场化力度不足。
一名市场人士就对本报表示,新成立的铁总并没有体现预期的“市场性”。他认为,目前所知的信息显示铁总只有管理层,并没有董事会和监事会,这会为公司的良性运转埋下隐患。不仅如此,他认为铁总享受太多的政策“优惠”,这也增加了公司的垄断性和风险。
也有市场人士担心,铁道部资产价值可能在转企过程中被低估,为将来上市吸纳资金铺路,从而将债务转嫁市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