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这笔钱成了他新公司的启动资金。他也迅速转行,由广告制作转为经销广告设备及耗材。通过一番努力,他成为了国内多家喷绘机、写真机厂家在越南的总代理,不久便在西贡和海防建了分公司。2004~2006年,公司生意处于顶峰状态,最多一年卖了100多台喷绘机,几乎是日进斗金。
公司红火的生意,也让越南商人看到了致富的捷径。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从中国进货,一夜之间,冒出了十几家公司出售和陈勇公司同品牌的喷绘机,并利用本地人的关系网,以便宜几千元、甚至一二万元的价格抢生意。
一开始,陈勇的公司受到了很大冲击。可渐渐地,客户发现,没有代理权,越南公司卖的机器没有售后服务,相应的零配件也没有。机器维修、保养时,客户得自己到中国找厂家,花的钱更多。客户纷纷回头找陈勇,公司再度顾客盈门。
一年后,越南十几家同行只有两家幸存下来。
青黄不接 老板成“消防员”
公司开了两年后,陈勇与相爱8年的女友在南宁成了家。与他共同到越南打拼的中国员工也纷纷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加上思乡心切,渐渐失去了斗志,陆续回国了。老员工大多是技术成熟的售后服务人员,他们的离开,一度令公司的售后服务青黄不接。
接手的新员工初来乍到,有的语言不通,有的技术不到位,让公司接到的投诉增多。一次,一位客户机器出故障,需上门维修,客户所在地离公司有200多公里路,新员工坐班车、渡轮,颠簸了一天才赶到客户所在的乡镇。第二天上门维修时,折腾了七八个小时也没弄好,到了晚餐时,被客户轰出门外。还有一位员工去保养机器时,因为语言沟通不畅,操作时把主板给烧了,客户怪员工不熟业务,员工说是客户违规操作。结果公司赔了一台新机器。
“我就像一个消防队员,在3个分公司来回‘灭火’。这边事情还没处理完,那边又出事了。”那段时间,陈勇辗转于公司与客户间协调,最长时间有7个月没回家。一次,他的妻子好不容易争取到越南出差的机会,他正巧赶着去“灭火”,夫妻俩擦肩而过。
重回南宁 “越南通”成“顾问”
在越南打拼多年,陈勇感触最深的便是越南的慢节奏,曾让风风火火的他,啼笑皆非。
出门在外,陈勇总希望早点谈完生意,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可越南客户总是不急不慢,先喝咖啡聊天,好半天才切入正题。逢年过节,越南人都处于节日状态,不办公、不谈生意。
而越南员工特别顾家,即使是公司忙得火烧眉毛了,给双倍工资员工也不肯加班,一到下班,人全走光了。即使是跟随他多年的铁杆员工也不例外。
每到这时,长年在越南的陈勇也非常想家。夜深人静时,想到年迈的父母、操劳的妻子、年幼的女儿,他都特别揪心,充满愧疚。2009年,当公司有了稳定的客户群,营运驶入正轨,他也与几位共同奋战的越南员工成了莫逆之交,于是将公司交由他们打理。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南宁,作为供货商,定期向越南发货。
在越南经历的苦辣酸甜,把陈勇打磨成了“越南通”。近几年,中越经济往来活跃,常有想往越南投资的朋友找到他,打听越南的行情,甚至邀他陪同考察越南市场,他都欣然前往。但大部分时间,他都留在南宁,模范地履行儿子、丈夫、父亲的责任。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