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以来,淮安市启动实施援助“十万农民工‘技能培训、创业助推、就业送岗、维权帮扶’四大行动”,着手在全市建立10个农民工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培育10个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选树10名农民工自主创业示范带头人,确定在两年内为1万名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4万名返乡和失业农民工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目前全市农村148万外出务工人员99%以上实现就业和创业。
淮安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去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先后返乡滞留的农民工有35.7万人。对此,该市及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把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把破解农民工就业创业难题作为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建立调查报告制度、技能培训制度、鼓励创业制度,实行就地转移、返乡创业和异地输出并举,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并重,落实“任务到位、责任到位、对接到位、方式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的“六个到位”,全市返乡农民工就业有助、创业有路,形成了促进就地转移一批、帮助重新外出一批、扶持自主创业一批、本地企业吸纳一批、出台政策鼓励一批等“五个一批”的新格局。
技能培训一批。该市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坚持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按“缺什么工种、搞什么培训”思路,实施“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拓宽培训工种,将传统的缝纫、电焊、家电维修、建筑工程、驾驶、食品加工、种植(养殖)培训课程拓展到电子信息、机电制造、服务业等领域,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的“一站式”就业服务,还运用远程教育平台,举办农民SYB创业培训等形式,增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今年以来,全市接受免费技能提升培训的返乡农民工有5万多人(次),有2.4万人在家门口捧上了“新饭碗”。
创业带动一批。该市以实施创业孵化工程为契机,以农业支柱产业、农民创业点作为创业载体,引导农民工进入孵化基地,实现从“想创业”向“会创业”转变,着重立足本地农业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开发生产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技推广、包装储运、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企业。同时为所有创业人员建立台账,免费代理企业申办、税务登记、招工录用等事务,提供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大力培育和宣传农民返乡创业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将农民工“返乡潮”变为“创业潮”。目前,全市有2200人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创办各类企业、养殖场800多个,投资超200万元的凤还巢企业逾百家,带动当地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5万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