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深港创新走廊”为深港创新圈探索试水
国家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给了南山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使命,需要南山有新的探索,而该区新推出的“大沙河深港创新走廊”正是一种全新的孵化模式,“大孵化器”战略再次领跑。
2008年,市委市政府又要求南山争当打造“深港创新圈”的先锋城区和产业结构最优化城区,进一步提升南山发展的目标定位。同时,国家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南山前、后海片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这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也是推动新一轮繁荣发展的全新使命。现在,南山的“大孵化器”战略正在进行全新探索,为建设“深港创新圈”的先锋城区而再度发力。
在提出北部“大学城经济圈”和南部“口岸经济圈”的产业发展战略之后,2009年,南山区将启动“大沙河深港创新走廊”规划。大沙河贯穿南山两大高新技术园区,贯穿两所全日制大学——深圳大学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贯穿大学城,贯穿未来的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新校区。这条河的两岸,刚好就是南山区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带。南山区最大的优势是创新资源的高度聚集,教育、科研资源集中在南山,社会经济配套资源也在南山,大沙河深港创新走廊将通过资源整合、园区改造、城市更新和功能配套来实现。成为深港创新先锋城区里的核心区,为深港两地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产业合作提供环境优美、功能配套、资源密集的新一代创新基地。这一创新基地还将辐射后海的国际金融与超级总部区、前海的生产型总部区,以及蛇口总部片区。
“大沙河深港创新走廊”也意味着南山区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孵化模式。面对全新使命,以往的“孵化器”也开始了“品质”升级。
今年,南山首批15家孵化器将以统一设计孵化器联盟标志逐步挂牌,重新修订联盟公约,进一步实现孵化器的整合,同时吸纳活跃在区内的创投、知识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等广泛参与,并正在推动大孵化器联盟与十大产业联盟的有机结合、密切挂钩。配合“深港创新圈”建设,南山将设立2个以上“深港创新圈”企业孵化基地;3家以上“深港创新圈”合作平台;培育30家以上“深港创新圈”合作企业。
投融资体系建设强化孵化器功能
南山的“大孵化器”战略功能在不断扩大增强,时值金融海啸之际,投融资体系的建设更为紧要,与从前的源头注血相比,此时的“大孵化器”更像是建立了一整套的“输血”体系。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5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