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榜样也曾受困于资金短缺
宋明武,防城港人,今年“五四”青年节,他被团区委评为首届“广西青年创业榜样”,是当选青年中为数不多的“80后”。近日,他向记者讲述了因贷款而引发的创业苦辣事。
2002年,宋明武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院毕业。毕业后,他选择了回乡,做了一名大学生猪倌。
刚开始养猪的时候,大约5万元的启动资金就把宋明武给难住了。他曾经到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咨询,试图贷款创业,但由于手续不全,最后不了了之。后来,宋明武好说歹说,争取买饲料、种猪能够赊账,等到猪出栏了,他才能把钱给人家还上。
2004年,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推出了不用抵押、不用担保的小额贷款,借着这个政策的东风,宋明武贷到了款,养猪场最终得以发展壮大。现在,他的养猪场已经由原来出栏不到100头,变成了将近2000头。不过,宋明武回想起来,心里不免还有些遗憾:如果当初他能贷到20万元,早早建起猪舍的话,猪舍的造价要远远比现在便宜。
“资金非常关键。”宋明武看到身边的同龄人,大部分是因为资金问题而被迫停下创业的脚步,技术反而成了相对次要的因素,农村青年更是如此。25~26岁的农村青年,成功贷款的不多,能贷到3~10万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不少人就只好选择打工、赚钱、再创业的道路。
记者问道:10万元能养几头猪?宋明武心里盘算了一下:“包括盖猪舍、种猪、饲料……10头吧,刚开始养猪的话,10万元能启动一个10头规模的养猪场。”近段时间,猪肉价格下降,不少养猪场的现金流成了问题。宋明武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能贷到款,缓一下,熬过这段时间,养猪场才能继续运营。
宋明武的不少同学在机关单位里有让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但是,当被问到自己更愿意选择哪条道路时,宋明武笑笑说:当然是现在这条创业路。对于宋明武来说,创业不单意味着有机会赚更多的钱,还意味着无可媲美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