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居在家,颐养身心,中隐于市,恬淡安然”——“宅男宅女”怎么也没有想到,就这么不显山不露水地呆在家里,竟然也能引发催生出一股势头和前景都不可估量的“宅经济”。
“宅”是如今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新鲜词,它的意思是呆在家中而不外出。随着城市网络和物流系统的日益成熟,消费者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宅”,他们在家里订购外卖食品,在家里购买各类商品,在家里进行健身、学习和娱乐。而由此催生出的“宅经济”,则建立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与生活方式,把户外消费转移到了“宅内”进行。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围绕着消费者的“宅经济”来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拥有实体店面的企业开始在传统渠道之外建立网络销售部门。2008年,美国有超过80%以上的零售商已经建立了网络销售渠道,中国的网络零售总额则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人民币。
不过,消费者的“宅”现象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市场机遇,也有可能是一个陷阱。历史表明,在线销售渠道由于丧失了地域性等可能营造垄断效果的因素,加上价格的彻底透明化,这往往意味着更为剧烈的价格竞争压力,因此反而可能会压缩零售环节的利润空间。网络渠道一直在讲述去库存化、去中介化的逻辑,但所有在线销售企业最终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除了低价之外,你还能向消费者提供什么?
比起那些此前没有实体店面、希望通过在线渠道来打破原有产业格局的企业来说,那些本来就拥有大量实体店面的零售企业心态则更为复杂。它们一方面担心新渠道的出现会消解自己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门店优势,从而不得不跟新兴的网络企业在陌生的领域拼争;另一方面也担心在线渠道对于实体渠道更多的是替代而不是补充,消费者从实体店面转向了网站购买,但却没有增加消费。同时,建立在线销售需要大规模投资,运营成本也会提高,还会带来窜货等传统分销体系下企业最为忌讳的现象。
但无论如何,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对“宅”现象所带来的商机视而不见,从服装到钻戒,从餐饮到机票,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开始在网站上销售,而且销售份额迅速增长,有些甚至传统被认为极不适合在线销售的商品也被搬到了网上。不乐观地说,“宅”经济在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挖一个陷阱。对于企业来说,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掌控在线销售渠道。
许多专家认为,任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出现,都必将衍生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消费生活方式。“宅经济”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参与者年轻化等特点,在一段时间内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模式,如何开发“宅商机”成了许多业界人士的新课题。(何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