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发展质量,加速产业换代升级
如何发展,才能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才能与奥运城市的荣耀相匹配?
带着压力与责任,秦皇岛市审时度势,确定了“高科技、低能耗、无污染”的产业方向,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3月,全球3C代工领域领军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同秦皇岛正式签约,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端电子产品生产基地;6月,香港嘉里集团决定在这里斥巨资兴建高规格的“香格里拉”酒店及商场、住宅、休闲设施等。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两个大项目相继落地,正是秦皇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大力发展临港、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朝阳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业,实现经济由粗放扩张型向集约型转变,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产业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秦皇岛市将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逐步淘汰,先后关闭了100多家利税多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另一方面全市从政策、投资环境及服务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机械制造、金属压延、粮油食品加工、玻璃工业4项临港产业。与此同时,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全市新增加高科技企业58家,研发高新技术产品84项;北戴河与北京朝阳区签订了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有140多家动漫创作、影视制作、现代雕塑、时装设计等领域的文化创意企业落户北戴河。
推介魅力秦皇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为了协办好奥运会,秦皇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资,城市形象品位大大提升,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在对外招商中,‘全国惟一的奥运协办地级城市’已经成为秦皇岛的一个响亮品牌,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客商的青睐认可。”秦皇岛市商务局局长闫树德说。
今年4月22日至30日,秦皇岛赴韩国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团先后在首尔、釜山两市举行项目推介会,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前景吸引了众多韩国客商,当场签约项目5个,投资额5000万美元,达成合作意向20多个,涉及金额12亿美元,这只是秦皇岛市创业魅力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秦皇岛市外资来源地已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秦皇岛注册的韩资企业就达到269家,投资总额86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