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羊毛衫巧打广告营销牌
1985年,詹永健从深圳回来没多久就辞去了公职,当起了第一批弄潮儿。
那时的广东货名声不如上海货响亮,詹永健做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到上海进羊毛衫到武汉卖。“那时候,国产羊毛衫还是国营商场一统天下,几乎没人会跟私人谈生意。但我已经听说那些国营羊毛纺织厂,很反感国营商场的拖沓作风,特别是回款慢,是他们最头痛的事。我就专门针对这点,跟这些上海厂家谈生意。”
詹永健先付一笔定金提货,承诺比商场快几倍的时间周期回尾款。除了缩短回款时间,詹永健又承诺替厂家在武汉做广告促销,不要厂家出一分钱。在那个年代,“行规”是哪家的产品哪家出钱宣传,商场只负责卖,詹永健的这招是厂方想都不曾想过的。
厂方将信将疑地跟他签了协议,詹永健3万元的定金提回了10万元的货。回到武汉,詹永健在六渡桥租下一间门面,却并没有急着开门做生意,而是跑到电车公司,跟人家谈起车身广告生意。因为车身广告也是那时候刚在武汉出现,做这种广告的企业并不多,詹永健很顺利地就和对方谈拢了,以一辆车一年一千元的价钱,租下5辆车。
这边刚谈成,他又马上找报社、电视台、电台谈广告协议。等所有广告准备好了,他才开张做生意。“你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效果,一大早六点半钟,收音机准时播放我的羊毛衫广告。听完广播上班,路上的公汽上又是我的广告,而且2路电车就是跑中山大道这条线的,我的门面也在这条街上。在单位里看报,又是我的广告。晚上吃完饭看电视,放的还是我的广告。想买羊毛衫的人,不到我这来才怪。”那时候,排队买米买油不足为怪,詹永健却弄出一怪:让市民一天到晚在六渡桥排队买羊毛衫。
一招未老又出一招,詹永健将广告样报和市民排队购买的照片寄给上海厂家。人家一看他能耐不小,马上又发出更多新货给他。他拿着这些东西和协议,又去上海找其他厂家谈生意,一谈一个准,不到一年功夫,他就成了上海五家羊毛衫厂武汉的总代理。再往后,武汉几家大国营商场也开始到他这里进货,逢年过节,连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到他这订货。
名气做大了,一些媒体也注意他了,跟媒体熟了,他又在电视上搞起羊毛衫“科普”讲座,教市民识别真假羊毛,怎么洗涤、保养。一时间,把他捧成了“明星”。“所有这些招数,都是当年香港商人和他们的媒体教我的。只不过,别人看热闹的时候,我多留了个心眼,就成了我赚钱的新招、绝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