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
姓名:章君
职务:武汉市瞬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生辰:1950年7月17日
籍贯:汉阳
爱好:太极拳
信条:心有多大,就能做多大
记者江身军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正在下雪,天气冷得可怕。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她的衣服又旧又破,脚上穿着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她的口袋里装着许多盒火柴,一路上不住口地叫着:“卖火柴呀,卖火柴呀!”人们都在买节日的食品和礼物,有谁会理她呢?
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谁也没有给她一个铜板。
1991年的章君比这个童话女孩好不了多少。关键是,这个男人已经人到中年,40多岁了,还在卖火柴。但这是章君的选择,他心甘情愿,还乐在其中。
被人小看 卖火柴挑战歧视
直到1990年,初中文化水平的章君一直在街办工厂上班。那时自己“反应比较慢”,比起那些能说会道的“灵光”同事,常被人瞧不起。技术活更与他无缘,他常被派去扫地,搬东西。他提出抗议,领导说:“别争了,你不行!”
“越说我不行,我就越要做出样子来。”章君心中不服,辞职卖起了火柴。
章君做了个小推车,走街串巷四处贩卖香烟。俗语云:“给烟不给火,真是气死我。”他很自然地接触到火柴——温州造出的廉价打火机那时还远未普及,市民常用的还是火柴,进价两分半,卖到商店,转手可卖五分,“对半”的利润让章君欣喜。一箱火柴可卖十元,搞几个商店形成网点,一个月可收入三四百元,与过去在单位的收入相当。但这样更自由,令他心满意足。遇见老同事,颇有扬眉吐气之感。
“火柴男人”还搞起了副业。那时能源紧缺,当时汉阳“偏远地带”如江堤乡、建港等处,经常被拉闸限电。章君白天从汉正街进回蜡烛,晚间专门追逐黑暗。他的BP机上一传来停电消息,他便立刻将一百多斤重的蜡烛挂上自行车,飞快地赶去。一踩就是一二十公里路,汗流浃背,一箱子蜡烛卖出去,可赚得上十元辛苦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