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8度的故事:藏在天津滨海“新月”中的商机
当以深圳为重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浦东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市场容纳度日渐饱和时,天津作为一块拥有地域优势和政策支持但却尚未被企业精神浸透的处女地,无论对国内企业还是国际企业,都是一个在中国新一轮经济开放浪潮中寻觅容身、崛起并迅速攫金的宝地。

滨海新区的规划沙盘蕴藏着无限商机
新月形土地:企业的新投资乐土
“天津的优势就在于港口和市区间有大片荒地,这是天津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恺说。
据了解,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的天津滨海新区是一片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的新月形土地,这样广阔的面积上常住人口仅为140万人,这与浦东截至2004年底的289万常住人口相比,可谓地广人稀。而空间本身就意味着尚待开发和无限的商机。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报告(2005版)》显示,从1994年-2005年,新区的工业总产值从213亿元增加到3997亿元,截至2005年底,世界500强企业中就有70多家在滨海新区投资了152家企业。一连串的数字都说明滨海新区是一片投资乐土。
而《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公布,给予了滨海新区更多的政策支持。可以预见的是,当年国内外企业抢滩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大战将在这里上演。
天津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意见》赋予滨海新区的政策优惠则更为丰厚,除了在天津港东疆港区设立保税港区,还“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对天津滨海新区所辖规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比照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优惠;中央财政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