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令人生畏的寒冬冷月里,美丽与温度似乎早已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冤家。是精心包裹起自己的每一寸肌肤,在北国的冬天里捍卫自己的温度;还是与严寒作抗争,在瑟瑟北风中展现体态的优雅,着实使爱美女性左右为难。然而近些年来,伴随着需要的增加,市场上渐渐出现一批专门出售温暖的商家,热宝、电热水袋、无需电源的随身暖等“温暖产品”的上市,展现出了巨大商机,同时也激发了不少企业对“温暖市场”攻克的决心,今年一批新暖产品的上市,再次为了我们“温暖的冬天”奋斗了一把,当美丽可以不再冻人,爱美的你还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吗?
暖手霜、暖面膜保养新成员
消费者王小姐告诉记者,她本身寒性体质,每年冬天都感觉特别难熬,双手双脚不论何时总是冰凉的,没有一丝复活的痕迹。指甲也会因为受冻变得跟中毒一样呈深紫色。后来经朋友推荐购买一种暖手霜,涂后有一点点热乎的感觉,效果还不错。
在一些药店、化妆品专柜及网站上,记者找到了一些品牌的暖手霜,但是也许是由于产品品牌、功效等特殊原因,记者发现暖手霜在超市或商场内并不常见。据协和魔丽暖手霜的销售小姐介绍,将这种暖手霜涂抹于手、脚等暴露部位后,1-3分钟皮肤表面即可升高温度0.6℃-1.5℃,会有温暖感觉,涂于耳部更可升高皮肤表面温度1℃-3℃。由于暖手霜产品中含有暖肤素,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血液流动,从而达到升高皮肤温度的作用。销售小姐还特别表示,如果长时间在室外活动,散热会加快,若想持续保持温暖,需要每隔1-2小时再反复涂抹产品一次。
在雅芳专柜记者还看到一款生姜味的暖肤润肤乳,专柜小姐告诉记者,前两年雅芳曾推出了一款暖足霜反响就不错,这次推出的新产品将适用范围从单纯的脚面肌肤扩充到全身肌肤,实用性更强了。
记者注意到,各品牌的暖手霜、暖足霜在作用原理上都大相径庭,价格上也是普遍走平民化路线,平均售价在30到40元左右,不仅如此,消费者如果在网上选购还可能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
此外市场上现在还出现一种高科技暖暖面膜,这种面膜即使放在冰箱里,拿出来依旧是暖暖的。据专业人员介绍,这种暖暖面膜利用热能效应将毛孔打开,让污垢和多余油脂更顺利地排出,其主要功效是深层清洁肌肤,这种产品也受到广大女性的喜爱。
暖身贴:贴出来的温暖
“厚度在3mm左右,外观像膏药,只要轻轻一撕,就可随时随地贴在内衣或口袋里,佩戴既不影响活动,又无碍外观。”它就是今年的温暖产品主角——暖身贴。与暖肤霜不同的是,今年冬天无论在哪家商场或超市,几乎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暖身贴的身影,暖宝宝、一贴热、热贴等产品种类繁多。在屈臣氏超市里近50元两片装的热贴让人心痒难耐,而超市里20多元10片的亲民平价装也是不胜枚举。
记者看到一种一贴热产品还分为暖身体型、暖手型、暖脚型、关节专用型等不同型号,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产品的尺寸、重量及发热时间都有所区别。其中最小的暖手型一贴热只有90×60mm,重量也仅为20G;而最大的坐垫型产品仅尺寸就达到了220×180mm,重量更是手贴的6倍,但发热时间却是所有产品中最长的,可以达到20个小时。
对于暖身贴产品商家也大方地表示,由于产品只能贴在关键部位,因此不可能向全身发热。至于价格上的悬殊,一位厂家代表告诉记者,一些产品进口于日本等国,因此相对于国内自产自销产品,受运费等因素制约,价格昂贵。此外品牌和发热持续时间差异也成为产品价格参差不齐的原因。
暖身贴产品除了对人身体具有驱寒保暖的作用以外。一位摄影爱好者还告诉记者,冬天到了,在外拍摄时,数码相机电池很容易就因为天冷而无法继续使用,原来用的热宝体积大而且一旦变热也就硬了,不可能手里面拿着相机再拿热宝,而热贴体积小,可以直接就贴在手柄上,保证电池的续航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鞋子透气性比较差导致“缺氧”,暖片可能就不会发热了,只要脱一下鞋子,鞋内空气流通,暖片就能立刻回暖。
商家表示,由于暖身贴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替代厚重的棉衣,为人体提供温度保障。因此很多年轻女性对此类产品非常热衷,另外患有各种畏寒疾病的人群也是暖身贴的主力消费者。
那么这些暖产品是否对人体有害呢?专家表示,大部分暖身贴的原料为铁粉、活性炭、盐、水、蛭石等,其中,铁粉、活性炭、盐、水组成一个原电池,原电池的原理同普通的干性电池一样,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同时释放热量的装置。揭开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产生吸氧腐蚀,同时蛭石还具有保温作用,因此这些物质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但是专家提醒,暖身贴使用时要贴于内衣的外侧,不能直接贴于人体皮肤上,也不能重复使用。一贴热的最高发热温度为63℃,因此晚上睡觉时不宜使用,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作者: 吴颖 赵莹/文 赵莹/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