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史晓芳北京报道】
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在6日开始的第四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朱虹概括了“十一五”期间中国广播影视业的主要任务———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繁荣广播影视创造,全面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加快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
广播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力军。朱虹表示,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全面推进经营性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开辟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首先要深化产业体制改革。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国有广播影视制作和传输单位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这是广播影视产业加快发展的起点。转制企业要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新型的文化市场主体,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 广播影视企业符合条件的经批准可以上市。”
其次是扩大投融资渠道。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经营政策许可的广播影视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鼓励和支持国有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制作发行,电影院和电影院线以及农村电影放映的领域。
另外,还要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仅仅依托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卫星数字电视技术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强化市场运作,积极发展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数字新媒体业务。
朱虹用“奋勇前行”形容了广播影视走出国门的态势。“中国的广播影视要继续实行走出去的功能,不断增强覆盖面,尽快成为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媒体。要大力推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在海外本土化落地与英语、华语多语种广播协作网的建设,巩固发展长城卫星电视、北美、欧洲、亚洲平台,在海外落地范围扩大,进一步提高我国电视节目在全球的有效覆盖收视率。”朱继续称,未来还将逐步构建影视区的国际营销网络,积极扶持国内广播影视机构参加影视界的展览,扩大海外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