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人寿从2004年开始经代渠道的培育,2005年至今均实现了盈利,保费收入从开始的不到1000万元,至2006年大幅提高到1亿元,增幅达到9倍之多,代理公司也从2004年的不到10家增加至现在的100多家。” 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经代营销发展部资深经理朱志豪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了中英人寿经代渠道的发展状况。
中英人寿总裁张文伟先生对海外先进的经代渠道非常熟悉,看好这一新兴的营销模式在中国的前景,在2004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当时业界并不熟悉的经代销售模式。
海外:经代渠道雄占半壁江山
中英人寿总裁张文伟介绍,目前发达国家50%-60%的保费收入来自于中介公司,而在我国大概只在3%-4%之间。
“近5年,台湾的经代市场发展异常迅猛,中介代理机构的数量从2000年的200家增加到2005年的800家;市场份额也由2.1%上升至18%。” 朱志豪解释,近年来台湾的营销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历了淘汰阶段,从以前的粗放型经营向精英化全面转型,具体表现为代理机构实力增强,代理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从业人数少了,但产能和总产量却逐步增加。
现状:培育阶段前景看好
我国保险中介市场也逐渐朝这个方向发展,营销队伍走精英之路、营销方式多元化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保监会中介部副主任吕宙去年在第二届保险中介年会上曾表示,“国十条”直接涉及保险中介行业的有多达三条,这是保险中介业发展的契机和机遇。目前我国保险中介市场外部经营环境正逐步改善,保险公司对中介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广东保监局中介处处长徐君良介绍,近二年来,广东保险中介机构发展迅速,已成为我省保险业三大支柱之一。广东去年保险中介业务收入增长近四成,其中代理收入增长20%、经纪收入增长51%、公估增长64%,代机构数量已增加至143家。
随着市场对保险经代渠道的认同,在业内首先推行经代销售渠道的中英人寿加大了投入的力度,随着“经代培育中心”(BBC)计划和项目等先后启动,经代渠道发展迅速,并成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与中英人寿合作的专业保险经代公司已达100多家,其中在广东就有20多家。”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经代营销发展部资深经理朱志豪介绍说,在发达的省份如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已有越来越多的保险中介机构加入了寿险营销的大军。由于前景看好,已有不少的中外风险和创业投资基金进入保险中介领域,近年已有10家保险中介获得了上述基金的投资。
优势:可为市民度身订造产品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全面开放,随着竞争主体大量增加和新产品层出不穷,市民难以从专业性极强的各保险公司产品间进行比较。“如果通过保险代理公司购买保险产品,则可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高的效益。”广州兴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振武透露,这是风险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看好保险经代渠道发展前景的主要原因。
朱志豪表示,通过经代渠道销售,保险公司可以集中力量做好客户服务、产品研发的工作,同时还可以节约经营成本;由于专业经代公司可以销售不同公司的产品,且价格与保险公司销售相同,因此能为市民度身订造不同的产品组合,实现保障范围和效益最大化。
不过,尽管近年经代渠道发展迅速,但由于仍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保险中介机构效益总体而言还不太理想。徐君良坦言,尽管前景看好,市民认同这一新生事物还仍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保险中介机构合规经营、诚实服务显得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