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为此模式代表。微软的MSN门户推出博客空间和MSN搜索,在内容上又与《北京青年报》、淘宝、猫扑社区等合作搭建内容频道,这种集聊天软件、新闻、游戏、拍卖、Blog于一体的MSN门户,搭建起与腾讯QQ竞争态势的门户平台。中国博客界的元老、博客网董事长方兴东认为,博客广告和分类个性化需求都可能是互联网上更深入的新的盈利模式。博客未来将广泛涉及生活产业的各类交易,但最容易实现的是分类广告、二手交易等。
模式二:托管收费
中国博客网开始了类似的尝试。它推出了RABO用户端软件业务,让用户可以离线书写、发表和备份日志,提供RSS订阅等服务,并收取大约每月10元的费用。而本港的Blog-You.com也打出支持网站发展请购买dreamhost服务的标识,每月收费7.95港元。
模式三:移动博客
“毫无疑问,移动博客将成为彩信的杀手级应用,甚至还可能成为博客、手机媒体的杀手级应用。”方兴东说。与传统的互联网博客不同,‘移动博客’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用手机随时随地书写、传送、互动,而无需支付任何资讯费。随着3G的成熟,播客(podcast)也有望加入移动一族。中国移动去年宣布启动移动博客业务,这个重量级的增值业务可能会像短信、手机音乐一样带给人盈利的惊喜。
模式四:俱乐部及行业应用
以中国博客网为例,其考虑推出医疗博客,专门针对医生中的VIP用户;推出情侣博客,让一对情侣在网络上写日志;以及团队博客、博友会等。
模式五:企业博客服务
博客网站可以为企业特别是那些大型跨地域的企业集团提供博客服务,成本低而效率高。今年3月,戴尔公司宣布开通戴尔中文博客网站——戴尔直通车,从而成为首家开设中文企业博客的PC厂商。在戴尔直通车里,戴尔员工将以网络博客写手的身份向网友展示戴尔的产品和服务,并接受反馈。
热闹难掩背后尴尬
热闹的表象无法掩饰背后的尴尬。
“由于财政上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敏思博客社区管理处决定:自2006年8月1日起停止系统运行。”这句话摘自2006年7月18日敏思博客的一则社区公告。这个被传有香港背景的网站于2005年以来曾红极一时的Web2.0网站由几位媒体人发起,以强烈的人文关怀为基调,吸引了全国大批‘栖息梦想’、追求‘精神家园’的博主。从2003年10月23日正式上线,到发出停止运行公告,整整1000天。据知情人士称,敏思从没向用户收过费,也从未刊登过一则商业广告,网站运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站长王剑。王剑先后共投入了150多万元,而几位网站的维护者,则凭着热情投入了数不清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辛苦从没有金钱回报。尽管敏思最后被入资拯救,但这段风波却标示了大多数中国博客服务提供商(BSP)所遭遇的尴尬。无论愿不愿意承认,博客说到底都不是一个公共文化娱乐设施,而是一单生意。微软的Myspace.com与相隔六天(SixApart)的Type-pad.com都是年收入千万美元的BSP,尽管全中国不少BSP说要超过Myspace.com,而仍没有一家公司敢拿自己公司几百名员工的成本与Myspace.com仅仅几十名员工的成本相对比。Typepad.com月入3000日圆仅仅3万用户时已经盈利,而一开口就百万、千万个博客用户的BSP与之相比只有无地自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