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客为主
4月底,何老板终于见到了曙光。一群金发俄罗斯人来到了成都,在俄罗斯皮革鞋业联盟董事、联盟国际部副总经理谢尔盖·布雷德科夫的带领下,60多名俄罗斯鞋商、皮货商来到中国市场寻找他们感兴趣的商品。
被冠名“中国女鞋之都”的成都武侯区是中国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目前成都鞋业正以每年30%的发展速度高速发展。武侯区鞋业基地的核心区域是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该工业园于2002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已聚集成都1700多家鞋企,相关配套企业3000余家,周边直接从事制鞋生产的企业1200余户,从业人员10万余人。其中,女鞋生产企业占全区鞋企的90%以上,全国70%以上的女皮鞋由这里生产。
2006年,西部鞋都共生产出口鞋类产品5000万双,绝大多数都是到了俄罗斯。
“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鞋分为高、中、低价三档,一般广东鞋最贵,但是量很少,广东鞋主要运往欧美,其次是成都鞋,最廉价的就是温州鞋,近几年,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中价的成都女鞋占到了俄罗斯女鞋市场的80%。在俄罗斯,10位女性里面有7位穿的是成都皮鞋。”雷拉若说。
“禁商令”对成都女鞋的打击是致命的。为应对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禁商令”,今年3月,彭军随队参加俄罗斯举行的“中国年”,利用开会间隙,他拜访了多个俄罗斯贸易组织,寻求成都女鞋出口俄罗斯的新渠道;并成功与“俄罗斯鞋业协会”、”俄中经济贸易合作中心“和“中俄控股公司”等经济组织签订了“贸易发展合作协议”。
“既然不让成都女鞋走出去,我们就请进来。”彭军说。这次来华的俄罗斯商人与成都鞋厂初步签下了1000万美元的订单。 尽管这样,做边贸的王小姐对自己的生意还是很有信心,她认为,俄罗斯市场上很大部分还是很依赖价廉物美的边贸进口鞋,市民也很依赖那些集贸市场上的商品。“五一”长假后的市场反馈证实了她的看法,因为“生意一直很好”。
商人们都知道这种边贸方式难以再长久,但是即使请再多的俄罗斯商人来到中国采购,也很难满足俄罗斯市场,除非俄罗斯降低关税或者以其他方式给予贸易优惠政策。
目前,以灰色清关出口俄罗斯的鞋,包机保税成本(运输加清关)接近40%,如果是集装箱铁路运输或者公路运输就不到30%。而正规贸易的话,俄罗斯的进口税20%,加上运输费和各种手续费用,远远超过边贸成本。
彭军也坦言,这种双向订购会只是权宜之计,可以保证“禁商令”冲击下的夏季订单。而当务之急是尽快打开正常贸易渠道,建立成都女鞋出口俄罗斯的长效机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