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国内软件市场销售规模将迈上千亿元台阶,但软件产业发展的“软环境”—法制环境和产业环境有待完善,特别是软件知识产权保护仍面临挑战。
日前,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发布了2007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调查报告。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赵天武称,近年来,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国内软件市场销售规模在快速增长。据调查,2005年是683亿元,2006年为814亿元,预计今年能达到1003亿元,同比增长23.2%,进入千亿元级别。5年后则有望突破2000亿元。
但专家认为,中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仍较慢,产业总体规模仍偏低,占据全球的份额仅为7%,而美国所占份额为38%,欧盟为28%。从国内的市场情况看,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品牌占领,国产基础软件产品仅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软件与应用处处长孙文龙说,中国软件产业总体特征是,应用软件发展状况良好,基础软件则发展不足,嵌入式软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根据调查数字,国内基础软件市场份额占整个国内软件市场的21.5%,应用软件市场份额达到70.3%,嵌入式软件所占份额为8.2%。未来5年,电子商务与决策信息系统将为软件产业带来大的发展机遇。
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我国政府致力于软件知识产权环境建设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法制环境更加优化。据了解,中国软件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立法环境。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符合国际规则、体系比较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出台有《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另外,中国还通过《海关法》、《合同法》对软件的进出口和软件的开发与贸易行为进行保护及规范。二是司法保护环境。设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和配备专业法官;通过及时发布司法解释,完善实体规范和诉讼程序。三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环境。2006年3月30日,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和商务部联合出台《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6月24日,国家版权局等九部委印发《关于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全面使用正版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