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创业指导工作现场会顺利召开 2007年8月16日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大兴区庞各庄镇薛营村召开了“北京市创业工作现场会”。会议总结了公共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一年来的进展情况,交流了落实创业政策、建设服务体系的工作经验,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创业工作进行了部署。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宋健副主任、市劳动保障局王德修副局长、大兴区副区长常红岩在会上作了讲话。大兴区庞各庄镇薛营村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了。
一、全市创业工作进展情况
(一)以政策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效果明显
2006年,我市针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政策进行了调整,扩大了贷款范围,增加了贷款额度,降低了贷款门槛,简化了审批程序。从2006年7月份新政策实施到上月底,全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14万元,超过了前3年贷款总额的8倍。
我市通过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用信用担保的方式免除从事个体经营创业人员的反担保措施,极大的减低了贷款门槛调动了自主创业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全市从事个体创业人员贷款金额已达到1081.5万元,其中半数以上是通过信用社区取得的。
(二)区、街两级公共创业服务体系的作用显著
目前,东城、宣武、朝阳、大兴、顺义等区已经成立了创业服务中心,崇文、海淀、昌平、房山等区利用职介中心、职业培训学校等场地开设了创业服务窗口。2007年以来,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共征集创业项目866个,实现创业5077人,带动就业30734人。分别完成全年指标的86.6%,84.6%,76.8%。
(三)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创业政策实现了有机结合
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为7820名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开展了创业培训,其中失业人员6558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2%。将创业理论、实践和融资于一体的培训教材、培训方法、创业计划书已开始全面实施,创业人员在学习创业知识的同时,选择创业项目,开始进行小额担保贷款准备,提高了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在2007年实现创业和享受自谋职业社会保险补助的人员,全部经过了创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做实区、街两级公共创业服务平台
年底前,已建成区、街公共创业服务平台的区县,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创业培训与创业指导、创业政策的有机结合。尚未建成的区县要尽快完成区一级公共就业服务资源的整合。一是要利用区职介中心的场地,开设创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展示等服务窗口开展创业指导;二是要加强区县职业培训学校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与街道、乡镇的信息沟通,主动为创业者提供培训;三是要加强与相关机构的配合,简化操作流程,全面落实创业政策。
各区县要充分发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指导社保所、社区、村就业服务组织设立专门的宣传栏、政策受理、咨询窗口;建立创业见习基地,组织创业培训报名、推荐;为辖区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人员建立跟踪服务台帐,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和创业咨询、指导。
(二)稳步推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全面落实
在全市累计发放的2823.5万贷款中,有216万到期,到期还款率为86%。代偿率虽然在风险控制范围之内,但是,在继续扩大贷款规模的情况下,提高还款率、降低代偿将成为今后我市落实创业政策的重点。
(三)进一步完善政策,为创业者提供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
近期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央行营业管理部将会出台新的贴息办法,根据各地小企业的行业特点、经营成本、利润大小,由区县经过调查、测算后提出,由市劳动、财政确认,报国家劳动、财政、央行备案后实施。
(四)加强信用社区建设,突出促进其创业的作用
全市首批55个信用社区经过了市、区县两级评审,社保所工作人员、劳动保障协管员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才批准建立的。下个月将对信用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将调整一批信用社区,请各区县认真做好准备,按照考核办法认真进行检查,并提出调整意见。
会议还为荣获“自主创业村”称号的大兴区庞各庄镇薛营村、荣获“创业者乐园”称号的薛营村“餐饮协会”,以及薛营村被认定为“创业见习基地”的6家企业授予了标牌,为3名自主创业者现场发放了小额担保贷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