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奥组委授权发行了百年奥运与中国中秋文化相结合的“奥运花型金玉、金银纪念章”,又称“奥运月饼”。作为一款具有纪念与收藏意义的艺术品,“奥运月饼”是中国传统中秋文化和奥运文化的艺术结晶。
然而消息一出,便在月饼商家中掀起了奥运跟风,纷纷以“奥运”为噱头获取商业利益,如此风潮盛行,让人不得不担心:三令五申制止的“黄金”月饼是否又换上“奥运月饼”的新装?
展现民族的“真底色”
在走访月饼市场的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反映,选择月饼不是出于一种“吃”上的需要,而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传递中秋祝福,增加节日气氛。好利来生产负责人李晓军这样跟我们解释:“传统节日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深刻的意义,它是人们情感的认同、沟通和凝聚。只有当我们明白了‘我们从哪里来’,也才能回答‘我们朝哪里去’。与跟风奥运月饼的生产商相比,我们还是一直固守着一份传统的情怀:月饼不仅仅是食物,它包含着一种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愁和对团圆的期盼。”好利来总裁罗红是这样归结的:“传统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做月饼,做的就是这种传统和心意。好利来月饼从一开始就希望创造一种共鸣,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在其中满足自己的中秋情感。”
碰撞现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跟风“奥运月饼”,是月饼文化同商业文明碰撞的一个不伦不类的产物。月饼生产商们并没有找到奥运和中秋结合的核心内涵,而只是单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借助“奥运”之势发力,不仅没有丰富中秋、月饼本身的意义,反而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伤害。同时也是对奥运商业运作规则的一种破坏。
“月饼是需要创新的,但是这个创新,它有一个前提,就是不破坏中秋、月饼传统文化底蕴,同时提升了月饼的内涵。”李晓军如是说。
或许我们应该庆幸,跟风“奥运月饼”的商家们并没有主导整个月饼市场,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不需要为那些毫无根据的噱头和夸张的外包装埋单,而是为中国传统中秋文化内涵、为自己的中秋情感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