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雅虎的“门户模式”和Google的“搜索模式”后,Facebook正在开辟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发现信息。它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巨头吗?还是会因为被传统的巨头收编而迅速“陨落”?
“现在美国最火的就是Facebook,未来也许我们不再需要发Email,因为所有的交流都可以在Facebook上完成。”刚从美国回来的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8月22日接受本报采访时兴奋地表示。
无独有偶,一个在外企工作的朋友近日得知记者在做关于Facebook选题时,也颇感兴趣地说,“我们公司全球有近500人在使用,它比Myspace更人性化,和朋友交流更紧密。”而Google的美女副总裁MarissaMayer更宣称是它的忠实拥趸。
Facebook——这个诞生在哈佛寝室的社交网站,正在悄然成为互联网冉冉升起的明星,由于流量跻身全球前10,引得微软、雅虎、Google等争相竞购。Facebook模式的成功之处在哪里?能否逃脱并购之命运?中国的SNS们能否沾上Facebook的荣光?
寝室里造就的神话
商务人士的青睐让Facebook的价值剧增。硅谷科技企业的一些高管,甚至“互联网之父”VintonCerf也加入其中。安永会计事务所的Facebook成员有1.6万名左右。Facebook正成为新的互联网神话。
盖茨的Window帝国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社会进程,而他退学创业的“神话”3年前也启发了一个名为MarkZuckerberg的哈佛学生。
这个今年23岁的Zuckerberg就是Facebook的第一创始人和CEO。
如今,Facebook的火热让很多人眼红。该网站每月平均新增用户400万;用户浏览页数每月超过150亿;用户搜索每月超过5亿次。目前,85%的美国大学生都在Facebook上有自己的网页介绍,其中60%的人每天都会登录,85%的用户至少每周登录一次,93%的人至少每月登录一次。
Facebook的成功多少有点偶然。2004年2月,Zuckerberg在几个室友的帮助下,在哈佛大学的寝室里创建了Facebook网站,并在一个月内逐渐把网站推广到了其他的常春藤高校。当年年底,Facebook的注册用户已达到了100万。2005年9月,Facebook对美国的高中生开放,10月扩张到美国以外的大学。到2005年年底时,Facebook的注册用户已达1100万,涵盖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2000多所大学和2.5万多所中学。
于是,投资人也开始青睐Facebook。2004年,Facebook获得Paypal创始人PeterThiel的50万美元投资。2005年5月,Facebook从AccelPartners融资了1270万美元。
在传统的Facebook上,用户可以通过加入四种圈子(所在地、大学、工作单位和高中)来联系朋友。加入到Facebook后,可以深入了解朋友的过去、现在,查看朋友的“一举一动”,还可以通过朋友去认识朋友的朋友。在某个圈子中,兴趣类似的用户还可组成小组。去年年底,Facebook决定对社会所有人士开放。据Facebook称,在其3500万名活跃用户中,有一半以上并不是大学生,截至今年年底,这个比例将超过70%。
商务人士的“入侵”让Facebook的价值剧增。越来越多的中年商务人士加入了Facebook,如硅谷科技企业的一些高管、记者和公关人员,甚至“互联网之父”谷歌高管VintonCerf、Salesforce.com首席执行官MarcBenioff等知名业内人士也加入其中。据了解,安永会计市事务所的Facebook成员有1.6万名左右;花旗银行中也拥有近8500名Facebook成员。如何利用相对高端的用户,推出有针对性的网络营销方式,是目前主要靠横幅(banner)广告获利的Facebook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个在外企工作的朋友介绍说,登录Facebook个人界面后,就可以知道朋友们最近做了什么,自己还加入了一些小组,和有共同兴趣的人交流看法。“有些同事还把Facebook当做一个收集反馈意见的场所,通过它和天南地北的客户交流。”
同时,虽然用户可以方便上传个人生活照、影片和评论,追踪在线朋友的现况,但Facebook也逐渐在各种争议中不断加大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如用户可以自行筛选朋友能看到其哪些信息等等。Facebook负责隐私保护的官员ChrisKelly认为,使用者要的不是全面性的隐私或匿名,而是希望进一步控制谁可以看到他们的个人信息。“隐私的概念已从传统的"不受打扰的权利",转化成"我要掌控自己信息的权利"。”
尽管一手打造的Facebook现在已经号称价值10亿美元,但被称为“小盖茨”的Zuckerberg仍爱穿牛仔裤和T恤,租住在一个狭小的公寓里,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新模式的商业“魔力”
Facebook平台让第三方可以在其上开发复杂的应用,是迄今为止互联网领域出现的最接近微软在个人电脑上开发出的操作系统
的产品,甚至被认为可以与Windows媲美。
这个从大学校园起家的社交网站,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校友录”的意义。Facebook正逐渐被打造成为一个“应用开发平台”,开始摆脱自己“活”在Myspace阴影下的命运,日益引起业界和普通网络用户的关注和兴趣。
今年5月,Facebook宣布改版,正式从一个社交网站向一个社交应用平台转型。当时,它与65个网站或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包括微软、亚马逊、Digg、PhotoBucket等知名网站,让他们的应用能够运行在Facebook的网站平台之上。在开放平台战略之下,许多第三方公司的应用和服务都可以整合到Facebook这一平台中,注册用户可以从一系列服务商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构建出个性化的页面和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