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内容之一,已经成为世界和国内新的经济增长点。
■沈阳市应将创意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建设,重点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和二十个创意产业园区,将沈阳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
沈阳市社科联围绕沈阳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广泛征集研究选题、专家组筛选评估、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项重大课题,经过八个多月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编者
创意产业已成为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6年,全球创意产业总产值达8.4万亿美元,每天创造23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1990年代以来,全球创意产业迅速崛起:1994年,澳大利亚最先提出建设“创意国家”;1997年,英国率先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当下,美国是全球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国家。
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基本上与世界同步。在祖国大陆,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北京市已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创意产业,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的“798”艺术区,如今已成为北京旅游的新地标;上海提出用10年时间建成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创意产业中心,在全球旅客眼中,看旧上海到“南京路”,看新上海去“新天地”,看未来的上海要去“海上海”;深圳的“文博会”正在成为全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平台和“窗口”;武汉、成都、杭州、天津等地的创意产业也都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
沈阳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创意产业作为智力财产产业、内容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创新性,与科技、资本、经济相融合,与知识产权保护相联系,品牌化、市场化等特征。发展创意产业是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对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应将创意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将沈阳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级软件出口创新示范基地”,进而建成东北“区域性创意中心”、“中国东北创意硅谷”和中国“动漫之都”。
到2015年,沈阳市要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联系紧密、链条完整、效益突出的创意产业发展集群。力争使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0%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力争达到10%以上。为此,应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广告会展、休闲娱乐、影视传媒、数码创意、演艺、艺术品经营、教育培训八大产业,其中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影视传媒、休闲娱乐、数码创意和广告会展五大产业集群以及二十个创意产业园区。
沈阳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1、以观念创新为先导
观念创新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先导,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先决条件。为了加快沈阳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树立以下三个观念:一是树立创意也是生产力的观念。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不仅包括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也包括文化实力,创意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二是创意即生活的观念。发展创意产业,以更丰富的精神产品来满足人们越来越紧迫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愈益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三是创意就是形象力的观念。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必然是充满创新、创造和创意的城市,为使沈阳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必须加快创意产业的发展。
2、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
创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其竞争力主要包括:整体创造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提高沈阳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增强创意产业实力、提高产业效益、加大产业关联、整合产业资源、拓展产业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环境。
3、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
一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投资主体;二是实现各类企业平等竞争;三是建立有利于开展市场竞争的企业经营机制;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体制创新力度。
4、以政策为导向
尽快制订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地方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及配套措施体系;设立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小企业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重大创意项目研发和扶持中小创意企业发展;鼓励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加快引进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加强产业指导和行业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的带动作用,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纳入我市政府产品采购目录;积极发展创意产业中介服务组织,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高水平服务。
5、以园区为载体
园区建设或基地建设是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要鼓励创意资源向园区(基地)集中。主要有:鼓励利用闲置楼宇、仓库和厂房进行改扩建,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或创意基地,推动创意产业与老工业基地改造相结合;鼓励利用现有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的人才、技术、信息、土地、政策等条件,建立创意产业园区或基地,推动创意产业与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相结合;鼓励利用成熟的都市文化消费圈,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或基地,推进创意产业与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创意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创业园区或基地,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及优惠待遇。
6、以人才为支撑
建立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和培养机制,鼓励高水平大学建立创意学科和专业,培养创意产业的领军人才和业务骨干,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培养适用性的创意专业技能人才;制定政策积极吸引人才,特别是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意人才,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来沈落户工作;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建立创意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设立各类创意人才档案和跟踪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启动“创意人才培养工程”,增强“沈阳设计”、“沈阳创意”的内生动力和辐射能力。
7、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依托
加快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造型设计辅助平台、计算机辅助平台、创意产业信息咨询平台、创意产业展示和培训平台、创意设计技术平台建设,推动我市创意产业发展。(沈阳市社科联 沈阳社会科学院 执笔人:林木西、张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