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不妨“见风使舵”
cye.com.cn
时间:2008-1-21 8:44:49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姜蓉 我来说两句 |
|
 |
|
政策、资本以及行业环境都能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
中小企业不妨“见风使舵” 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升级,结构调整,热钱涌动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有无数的投资或二次创业的企业,在重新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方向选择正确与否,要么为企业成功奠定基础,要么为其失败埋下隐患。古语云: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决定他们方向的因素往往成为决定其命运的因素。
在政策市下是挣扎还是跳舞
基于目前的政策大势,那些劳动密集型项目、附加值不高的外贸企业等都不应该成为中小企业投资选择的方向。
周生在广东原先做着服装加工生意,有一家200多人的工厂,但是今年他将工厂关闭了。“没得做了!”这是他的判断。据了解,像周生一样关闭加工厂的企业在珠三角一带非常普遍。
周生的工厂这条小船所面临的难题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首先是随着人民币的一点点升值,出口利润也一点点地被蚕食。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左右,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0.5元人民币左右。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
另外,用工难也是周生们头疼了两三年的问题。今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用工成本在无形中增加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周生认为做服装出口加工贸易的确已经没钱可赚了。因此,他将最后一批库存服装处理了之后,开始全力投入到废工业塑料回收利用行业。他认为,新行业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政策方向。
然而,并非迎合政策方向,就马上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据记者了解,许多投资垃圾回收、能源替代项目的企业仍然处于挣扎状态。方向虽然没错,但是在税收、信贷的支持上,政策往往相对滞后。周生就表示,自己的工业塑料回收项目,虽然获得了国家专利,市场前景大有可为,但苦于资金量不足,又没有相应的信贷政策支持,一直处于寻找投资合作的阶段。
“虽然方向正确,但由于这类项目相关产业链太长,调整起来需要时间。北京凯尔文德咨询公司总经理刘毅建议:这类企业目前重要的是要坚持方向,不能有赚快钱的想法,如果有核心技术优势,当务之急是做好示范,牢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据他判断:这类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可能需要三五年之后。
资本的指挥棒左右中小企业方向
资本投资的示范作用,已经启发了很多企业朝着某一个方向迈进。在消费领域,即使拿不到风投的钱,但如果该项目的方向符合全国性消费升级的趋势,那么它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项目。
如果说政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海上的潮汐,那么资本更像是沙滩上闪闪发光的钻石,前者是一种势,后者是一种诱惑。
从微观上来讲,资本选择了某个企业,实际上就等于选择了企业的方向。可是近3年以来,这种选择反而有了另外一个价值:对其他企业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启发了很多企业朝着某一个方向迈进,幸运的拣到了钻石,而更多的则是盲目投资。
在互联网领域,web2.0概念曾一度受到风险投资的追捧。从2005年到2006年,博客网、婚恋网、各类视频网以及搜索引擎、手机游戏、移动支付、无线音乐等,凡是与web2.0沾点边的,都从VC手里拿到了钱。风投的动作,已经刺激了更多的公司投入到web2.0类的网站中去。
去年以来,资本所带来的扎堆热也正在传统行业显现。如家快捷酒店成功融资并上市,一下刺激了很多企业投资欲望,一年间全国出现的快捷酒店品牌已有几十家之多;服装与电子商务结合的产物——PPG拿到了风投的钱,不到半年时间,就出现了30多家类PPG企业。
专家指出,其实在消费领域,即使拿不到风投的钱,但如果该项目的方向符合全国性消费升级的趋势,那么它也是一个有生命力的项目。比如虽然如家之后出现了若干快捷酒店,但大多数都赚到了钱,原因是原先在市场中大量存在的招待所、三星级以下的宾馆都有升级潜力,中国市场巨大,一个如家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量快捷洒店的产生,实际上是酒店业的管理和服务提升和标准化的过程,这是符合人们消费升级需求的。
因此,在资本的指挥棒下,扎堆并不可怕,关键是:企业需要分析自己的定位是否真的符合人们的消费潮流。
正确方向下可能隐含着风险
不能过度沉迷于“方向看好”所带来的利益预期中,而应该时时审视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及自身微环境。
对于健康的需求,是目前人们消费的主流趋势,迎合了这个趋势的企业定位,便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但企业如果忽视了隐含的风险,也会遭遇失败的命运。
“五谷道场”就是这样的“不幸儿”。当年以“非油炸”的概念,在几乎是寡头垄断的方便面行业杀出一条血路,很不容易。但市场的“险恶”在于:一下子将同行得罪光了。对于这样“异类”,主流方便面企业明暗兼施,见风使舵。可怜一个“市场新兵”,前有群狼围击,后又资金断裂,本来代表正确方向的企业却最终没有逃脱惨淡收场的命运。
成功的原因都一样,而失败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下,对于企业最重要或者最需要警惕的反而是:不能过度沉迷于“方向看好”所带来的利益预期中,而应该时时审视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及自身微环境,两者都有可能成为左右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