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业也“遭遇”传销
cye.com.cn
时间:2008-1-28 20:51:25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段铸 我来说两句 |
|
 |
|
意志品质培训“老大”汇才崩塌
培训业也“遭遇”传销 2007年11月19日,汇才人力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才人力”)突然宣布关闭。据悉,汇才人力2006年营业额达到2亿元,号称国内培训行业龙头老大,其在北京、广州、深圳、青岛等国内10余个主要城市,港、澳、台和新加坡、美国三藩市等地都开设了分支机构和加盟公司。
随后,汇才人力旗下汇才人力广州、深圳、青岛等分公司也纷纷关闭。
官方第一份解释来自于2007年12月27日广州工商管理局对于汇才人力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汇才广州”)发出的行政处罚公告。该公告称:汇才广州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并决定吊销汇才人力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营业执照。
各方面的信息显示,汇才的一夜崩塌并非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这么简单。
“人才培训资格四年前已经被吊销”
广州市地标建筑中信广场42层,汇才广州办公室的门紧闭着,上面已经贴上了汇才广州自制的封条。
据中信广场物业部门称,目前正在处理汇才广州所欠的管理费、租金等问题,这间办公室也正处于招租状态。
记者分别致电汇才人力上海、东莞、青岛等地分公司,电话中听到的都是“您所拨打的电话号码已注销”的提示信息。
根据广州工商局对汇才广州的行政处罚公告,汇才广州在1999年9月20日成立时核准的经营范围是从事专业管理技术、技术咨询及形象策划、专业软件开发、企业教练推广等业务。
2003年5月,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深工商决[2003]2号《行政决定书》,撤销汇才人力“企业教练推广”经营范围。
“汇才广州4年前就不具备人才培训经营资格了。”广州工商局企管科一位工作人员肯定地说。据这位工作人员称,2003年,在广州、深圳以及其他城市工商部门联合执法,已经取缔了汇才人力“企业教练推广”经营资格。这也就意味着包括汇才广州在内的汇才人力所有分支机构都不具备人才培训经营资格了。
汇才人力的这种“企业教练推广”培训在培训业内可以被划分为意志品质培训或精神方面的培训,和国内目前火爆的英语、会计等技能培训虽同属于教育培训行业,但其培训内容却毫无相关性可言。
根据汇才人力的官方说法,他们面对的培训对象是企业高管,主要训练他们的意志力、应急能力等。而实际上他们采取的是“口口传教、人拉人”等类似传销的培训方式,利用一些心理学原理进行强制性灌输,比如全封闭式上课,从中午一直持续到深夜一两点。
曾短暂接受过这种培训的深圳某IT企业人力资源部王小姐说:“这完全是‘洗脑行为’,和传销没什么两样。”
据悉,一部分从汇才人力“顺利毕业”的学员很多都在进行非法传销活动。
对于汇才人力一直引以为荣且被国内众多培训机构效仿的“企业教练推广”,上述广州工商局工作人员说:“本质就是传销,这是国家工商总局严格禁止的,这次我们联合了公安部门以及各城市工商部门彻底取缔汇才人力。”
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汇才老板之一梁立邦致学员的信仍具有“绅士风度”:感谢您多年对公司的支持,人生充满变化,现在我们停业了,我很抱歉不能继续与您共事。祝您的生活愉快,事事顺境!
挂羊头卖狗肉的隐蔽方式
从2003年被取消人才培训经营资格到2007年底吊销营业执照,中间的将近4年时间里,汇才人力进行“人才培训”的活动一刻都没有停止。
据调查,2003年5月起至2007年7月,汇才广州与拥有《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的广州市启赋人力资源培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启赋”)“合作”开展人才培训活动,暗地里继续进行着已经被取缔的人才培训业务。
这个“合作”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广州启赋负责收取参加培训班学员交纳的培训费用、开具发票、租赁培训地点、垫付日常开支等事务,汇才广州负责招揽人员、开设培训班培训学员和颁发ACCP毕业证书等工作。广州启赋收取了参加培训班学习的学员费用后,按照与汇才人力、以及汇才人力与汇才广州签订的协议约定,一是该公司将全部收入的80%以“咨询费”名义转给汇才人力;二是汇才人力要求广州启赋直接将上述80%款项中的26%“咨询费”通过银行转账方式直接划拨给汇才广州。
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广州启赋获得全部收入的20%,汇才人力获得59.2%,汇才广州获得剩余的20.8%。
广州启赋也于2007年11月31日被广州工商局吊销营业执照。
业内人士指出,不止汇才广州一家分公司这样经营,汇才人力在国内所有的分支机构都是这样经营的。而且这种通过合作平台的经营方式在教育培训行业里相当普遍,在意志品质培训中就更常见了。
培训机构运营问题多
受中国教育业持续火爆增长的原因影响,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迅速,各类培训机构纷纷扩张,其中鱼龙混杂,最大的英语教育机构新东方已经成功登陆纽交所,但是绝大多数培训机构因为缺乏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规模还非常小。拥有巨额资金风险投资商(VC)成为各培训机构争夺对象。
从中国风险投资网上,记者看到教育培训行业等待风投的项目有上千项。
熟知风投的《投资与合作》杂志社总经理兼主编任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教育培训行业还处于初期,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发展模式主要是开连锁店,真正能吸引风投的教育培训机构不超过1%。也正因为行业企业小而多,隐含的忧患也不少。
在意志品质培训方面,汇才是一个典型。这些培训公司不少打着某某时兴理论的幌子,进行不规范的运作,有的就成了培训传销的基地。汇才虽然分支机构在国内主要城市开了十几家,一时成为这个培训领域的“老大”,但是错误的运作方式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
在技能培训方面,问题也存在不少。近期教育培训机构普遍采取线上培训(远程视频)并依靠出售点卡(凭借点卡购买培训内容)获取利润,点卡先以低折扣(大概是3折左右)出售给经销商,然后由经销商卖给客户。任健对此表示担忧:“看似经销商承受了无限风险,实际上培训机构间接的也同样承受。”
原因在于,这种模式客户控制在经销商手中,如果经销商出现问题,培训机构就得关门。另一方面,一旦教育机构做大了,回收经销权又要花费巨额资金。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韩雨廷教授认为教育培训机构要虚心向国内外成功的连锁企业学习,在运营上不应该只看到短期效益。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