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器:平台内整合资源
“科技园为企业解决了用地和融资难题。”岳明说,2006年他拿出120万元,以按揭的方式买断了园区两套标准厂房,如果在外面创业,光土地的投入最低也得300万元,而现在除了宽敞明亮的厂房,还可以享受免费的产品检测等科技共享服务。
“园区的品牌是对客户最大的吸引力。”陆明卫认为,除了土地、融资和配套服务,聚集了100多家毛衫企业的科技园还吸引了各地客商。目前,公司已与河南、山东以及东北等地的经销商建立了贸易关系,并初步树立了企业品牌,“以前小公司是难以吸引到这些大客户的。”
“目前总面积145亩的园区已有115家小企业入驻。”市经贸委园区处处长申海良告诉记者,园区内统一的员工宿舍、食堂、产品陈列室等至少节约了600多亩土地;专门为中小企业引进的财务服务公司,也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经营成本。
政策:开创平台引导创业
“个体户成长为企业后纳税额会增长十倍以上。”申海良指出,嘉兴毛衫业科技创业园内的小企业90%以上以前都是个体户,如今大多已“长大成人”,现在有有限公司11家、羊毛衫厂47家,剩余的也都在逐步转型。去年,115家入驻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35亿元,利税总额达3017万元。
据统计,与嘉兴毛衫业科技创业园类似的创业中心在我市共有36个,截至去年年底,36个孵化器的总建成面积已达263.27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厂房221.06万平方米,容纳了全市1208家各类小企业入驻创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61.75亿元,利税总额达4.62亿元。
申海良表示,今后将在科学规划、产业定位、完善配套和创新营销等方面引导创业中心建设,在未来两三年内使全市达标孵化器达到40个。他说,市政府已出台了对国家、省、市级科技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专项补助的政策,并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相应免税。今后,将有更多嘉兴小企业在孵化器里实现创业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