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伊拉克重建商机多 重庆企业集体缺席

伊拉克总商会会长贾里·哈亚特(左)在重庆考察(市外经委供图)
伊拉克战后重建有大量项目,需要技术、商品和投资。急需采购的物资和商品包括:五金机电、皮卡车、运输车辆、钢材、水泥、玻璃等建筑装饰材料;通机、发电设备、医药、食品、纺织、日用百货等。
有统计说,5年内伊拉克用于恢复和重建所需要的采购物资金额高达3000亿美元。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一家重庆企业到伊拉克“淘金”。
“伊拉克重建中国采购中心”总裁汤姆唐先生介绍,最近他已三次到过伊拉克北部地区,第一次到伊拉克,每天花100美金雇请了保镖,随身带着冲锋枪保卫,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伊拉克总商会会长贾里·哈亚特建议,重庆企业可先到伊拉克北部地区的三个主要城市看看,那里是伊拉克局势最稳定的地方,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汤姆唐介绍,伊拉克战后重建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但该国目前仅两家水泥厂,每吨水泥的售价高达135美元,这是国内价格的3倍;在伊拉克买5公斤糖果,价格是105美元,比国内贵10倍。
伊拉克本地建筑工人也紧缺,具有优势的重庆企业可参加伊拉克的建筑工程承包。“不用请客、吃饭、拉关系,也不用垫款,只要一中标,对方就会先支付30%的工程款。”还有正在大量重建的医院、酒店和公寓楼,需要采购大量的医院和酒店用品。
另外,伊拉克一些城市一般每天供电3小时,五星级酒店也常停电,一天停电五六次。所以在伊拉克,家家户户、每个酒店、商场都要购买发电机。伊拉克销售的发电机大部分都是从欧美国家进口的,重庆生产的电机有优势,完全可以卖到伊拉克去。
伊拉克客商
来渝抛订单
本报讯 伊拉克总商会会长贾里·哈亚特一行昨天应邀来渝考察,此行是为参加下月召开的“2008中国(重庆)全球采购会”作准备。据透露,伊方带到重庆的10亿美元采购订单,目前已有3亿美元订单找到“下家”和配对企业,涉及陶瓷、中成药、电线电缆、地毯、电器设备等商品。
贾里·哈亚特介绍,来重庆参加全球采购会的伊拉克采购商有60多家,来自伊拉克北部地区三个主要城市,每个采购商的注册资金都超过3000万美元。
经“伊拉克重建中国采购中心”牵线搭桥,贾里·哈亚特对庆铃汽车、美心门等企业进行了考察。他说,伊拉克目前急需的物资和商品几乎都能在重庆找到,希望全球采购会能让更多伊拉克采购商寻找到产品和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