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进入非洲市场的“门户”
cye.com.cn
时间:2008-6-2 10:07:39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辉 我来说两句 |
|
 |
|
2008年5月6日,毛里求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拉玛·西塔南,在总理府会见了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中国记者代表团。他对即将动工的设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的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认同毛里求斯总理拉姆·古兰的观点,要将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打造成“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
为什么在毛里求斯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门户?为什么在国内少有人知的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被称为“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
发现毛里求斯
我们多次想请毛里求斯相关管理部门的官员吃顿饭表示感谢,都被婉拒了,送礼物也不收。
山西省天利实业集团是较早赴毛里求斯投资的中资企业之一。2001年天利集团在毛里求斯投资棉纺纱厂,2004年又成立了毛里求斯天利建设工程公司。“我们的企业在毛里求斯7年时间里,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来自全世界各国的订单不断。原来为了自建纺纱厂厂房,我们从国内带来了一家建筑公司,谁知道厂子刚建完,就接到了好几个项目的建筑订单,我们索性就将建筑公司留在当地,如今,建筑公司的生意已经到了忙不过来的程度。”天利集团董事长张洪运告诉记者,“这里的政府非常支持国外的投资企业,税收极低,资金进出没有任何限制,营商环境很好,我们多次想请毛里求斯相关管理部门的官员吃顿饭表示感谢,都被婉拒了,送礼物也不收。”
张洪运,山西人,旗下的山西省天利实业集团是国内较早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多元化企业。如今集团在美国、新西兰、迪拜等地都建有实业及贸易公司。
2006年11月,在非洲48国政府元首和首脑参加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在非洲设立3到5家经济贸易合作区的设想。之后,在国家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的多次考察和甄选下,山西天利实业集团中标承建毛里求斯的经济贸易合作区。一家民营企业能够被受命担当起国家“走出去”的战略任务,着实让张洪运感到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如何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如何建立一个能够让两国政府满意,当地人民和中国投资企业满意的经济贸易合作区?经过多次考察,张洪运找到了在国内以战略规划闻名的著名策划人——王志刚。 “市场迎合” 还是“两国战略对接”
前者难度较低,但却是小打小闹的做法,后者难度较大,但却是战略性做法,需要设计一个全新的平台。
王志刚和张洪运多次沟通之后,于2007年国庆期间来到毛里求斯。从菜市场到甘蔗林,从小作坊到总统府,从当地工厂到阳光海滩,遍访了毛里求斯经济、政治、民生等各个方面。随后几个月内又两进毛里求斯探讨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战略问题。
王志刚为天利集团提出了两个路径选择,一是市场迎合,在毛里求斯与中国两国之间互通有无;二是两国战略对接,高起点打造一个特别合作区。前者难度较低,但却是小打小闹的做法,后者难度较大,但却是战略性做法,需要设计一个全新的平台,将中国中非合作战略与毛里求斯政府打造“印度洋上的新加坡”的国家战略实行对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几个重要节点,设计出全新的模式、业态、平台、业种,充分挖掘毛里求斯地理价值和环保价值,将毛里求斯产业发展一举升级到总部经济这样的产业链的最高端,从而实现双赢的效果。
从投资资源开发来看,非洲拥有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森林等重要战略资源;从投资出口导向型产业来看,非洲是拥有9亿多人口的潜在市场,大部分商品依靠进口,同时利用非洲国家部分产品可无配额转口到欧美市场的贸易优惠条件,可以开展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从发展水平来看,非洲本地竞争者的实力相对薄弱,对中国产品较易接受。
最终,他们决定采取难度较大,却意义长远的后者。
何为“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工型的合作区。 在对接中国与毛里求斯两国国家战略的基础上,经中国国家商务部批准,山西天利实业集团公司与毛里求斯政府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首期开发面积2.11平方公里,土地租赁期99年,正式成立毛里求斯天利经贸合作区。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加工型的合作区,与中国在非洲及世界其他地区设立的经济贸易合作区相比较,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既有共性,也有鲜明的特色。共性是利用中国和当地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建厂,其中有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合作区,也有以轻工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的合作区。
其特色是,完全摆脱传统合作区“以我为主”的思考方式,从毛里求斯政府发展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法律上、政策上进行对接,把一个常规的贸易区升级为对方的国家战略,并把它打造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支撑点和战略平台。
毛里求斯本国劳动力成本较高、自然资源贫乏,但是海岛风景优美、经济水平较好(人均GDP5000多美元)、商务环境优良、社会治安良好,如果运作良好,完全可以建成一个非洲的经济特区。同时,对接毛里求斯与中国中非合作战略,这里将成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的最佳跳板,生产加工基地、区域总部基地,政策优惠交通便利的贸易枢纽,风光秀美的后勤生活休闲平台。
明确战略定位以后,天利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制定了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策略。首先勾画出“三大功能区”的总体布局构架,即生产加工区、商务贸易区和生活服务区;其次提出“三个先行”的开发次序,即规划设计先行、基础设施先行和生态环境先行;其三,实施“两大主导”的开发阶段,即2008年~2009年以基础开发为主阶段和2010年以后基础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阶段;其四,采用“三个拉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休闲旅游拉动、金融贸易拉动和生活居住拉动,最终推动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成为真正的非洲门户。
毛里求斯天利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战略构想,得到了毛里求斯政府的认可,政府还在原有的优惠条件基础上又追加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比如给中国投资者落地签证的优待,批准经营银行业务等,这些措施再度提升了该合作区的投资价值。
毛里求斯总理拉姆·古兰对该合作区寄予厚望,他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特别合作的方式,将合作区的经验传递给整个非洲,成为“中国首家海外经济特区”。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