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日前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中阿双方政府官员就发展“面向实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中阿新型伙伴关系”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近年来稳步前进,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双方愿意进一步加强政治、经贸、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推动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的发展。
经贸合作是中阿合作的一个重点领域,也是一大亮点。本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决定要建立投资研讨会机制,加强相互投资,强调要加强经贸、环保、能源、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会议发表的成果文件强调应采取措施,努力扩大贸易和相互投资,根据双方现行的体制和法律相互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开展经济管理经验交流和中小企业间合作,加强双方在经贸相关领域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阿经贸合作成绩斐然,中阿双边经贸合作已驶入了快车道。据统计,2007年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8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双边的贸易额就达到273.8亿美元,增幅达66.6%。中阿双方确立的在2010年实现双边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的目标,有望在今年提前实现。
中阿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对阿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和轻纺产品,进口产品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化工原料、化肥等。在中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投资合作不断稳步推进。上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开始在阿拉伯国家承建住宅、道路和桥梁项目,现在业务已经拓展到通讯、能源、交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当前,双方在双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信息技术等许多领域正在展开富有成效的合作。中阿双方在荒漠化治理、水资源保护等环保领域的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教育、医药、纺织等其他领域的合作也逐步加深。根据中阿合作论坛精神,中方已经提前完成了3年为阿方培训1500名管理技术人员的承诺,在本届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中方还承诺今后3年为阿方培训1000名技术管理人才。
应当看到,中阿经贸合作尽管发展迅速,但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双边贸易额占各自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并不大,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后劲。目前,中阿双向的直接投资规模还很小,尚处于起步阶段。中阿合作论坛相继举办了两届企业家大会,以便使越来越多的中阿企业发现并抓住双方互利共赢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中阿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中阿经贸合作在资金、能源、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存在许多互补优势。
按照本届部长级会议制定的2008年至2010年行动计划,将在叙利亚举行中阿友好大会,在苏丹举行中阿能源大会以及在突尼斯举办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相信中阿双方本着平等互信、务实协商、面向未来的精神,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将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