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的未来:不管谁是下届美国总统,中美对话将继续
奥巴马在党内初选期间就已明确反对那些“影响美国工人就业机会”的自由贸易协定。他批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表示强烈不满。这些为了吸引选民而摆出的“经济民粹主义”姿态,使得外界对奥巴马一旦当选总统后SED的前景产生疑虑
王岐山接替吴仪,保尔森即将卸任,白宫也将在明年1月易主。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前夕,变化诸多。而作为中美之间级别最高的对话机制,SED本身将如何演变,也处在悬疑之中。
就美方而言,SED从开始就打上了很深的保尔森个人色彩。出身于华尔街的保尔森在高盛公司任职期间就曾70多次访华,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蕴藏的机会独具慧眼,他在中国政经两界高层中人脉极广,又深得美国总统布什信任,由他代表美方来同中方一起缔造SED,可谓得天独厚。2006年12月,第一次SED在北京举行,保尔森作为财政部长,几乎把布什政府的一半阁员都带到了北京,这种高规格的对话在中美之间可称前所未有。
耶鲁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武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保尔森作为财长对中美经济关系最大的贡献。”然而,也正因如此,SED能否在保尔森随布什卸任后得到继续,或以其他的方式继续,这一切都属未知数。
美有识之士赞誉SED
保尔森屡次强调,SED的成功之处不在于解决具体的贸易争端,而是着眼于长期的战略性问题,能使双方领导人在重大议题上保持协商和对话。这也充分反映出保尔森一贯坚持的“联络中国”(engage China)的态度。虽然美国国会的一些政客,甚至相当一部分美国公众,对SED的成绩抱有疑虑态度,认为中国对美国在市场开放和贸易让步上做得远远不够,但对话体制本身仍然得到了美国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同。
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国际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是SED的坚定支持者。”对中国的汇率问题,他一向持强硬立场,对人民币在过去2年中升值20%的速度还是感到不满。但他认为,对话本身正使中美经济关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竞选总统时的高级外交顾问、美国前驻华大使尚慕杰(詹姆斯·拉尔夫·萨塞)对本报记者说,SED使两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决策者得以在一起交换意见,建立彼此之间的理解,使两国保持着一种高级别的善意接触,了解对方经济的需求、现状和目标。因此,SED在实现更大范围的中美共同利益方面功不可没。
“这样的对话机制实际上也让我们明白中美之间越来越彼此依赖,”尚慕杰说,“SED很有可能为未来中美关系作出超过任何其他机制的贡献。”
对中美两国的金融体制和经济环境都非常了解的陈志武认为,SED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很多,因此在中美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也许不是达成多少具体协议,而是让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和民间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的视角和立场,“SED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它能让西方对中国的立场进行更多的评估和考量。”
SED前景:未知数
然而,对于SED的未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很乐观。
明年1月,新总统入主白宫——不管他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现在很难预料新总统将对SED采取怎样的态度。尤其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在党内初选期间就已明确反对那些“影响美国工人就业机会”的自由贸易协定。他批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巨大的对美贸易顺差表示强烈不满。这些为了吸引选民而摆出的“经济民粹主义”姿态,使得外界对奥巴马一旦当选总统后SED的前景产生疑虑。
“我个人的看法是,SED在下届总统那里很难幸存下来。”美国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思义对本报记者说。
许思义多年来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担任法律顾问。他认为,在SED中,保尔森的个人色彩过于浓重。保尔森推动SED,凭借的是自己和布什之间紧密的个人关系,以及他在中国政府高层的人脉。而下一任美国财长是否有这样的愿望和能力就不得而知了。
尚慕杰也认为,SED的未来目前还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