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隐性机遇为主3000亿元?
“没错,从2001年起至今,7年的筹备工作,北京市已经对奥运会投入了大约3000亿元。”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剑向本报记者如是说。
这一巨大的数字给了市场无限的遐想。有专家认为,这一投入“物超所值”,因为奥运会将形成巨大的奥运经济产业链,从而带来超过3万亿元的庞大商机,拉动北京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事实上,奥运会对北京市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非常有限。”陈剑指出,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奥运会的这些投入对北京GDP的贡献率仅为0.8%。而北京市在全国经济中仅占3.65%的份额。这就意味着,奥运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拉动作用将更为有限。
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副教授赵昊则认为,“北京奥运会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个短期的刺激,但很可惜,在当前通胀压力之下,这一刺激未必是好事。”
在“乐观派”的眼中,奥运会似乎可以和“旅游业的盛宴”画上等号。毕竟,奥运会带来的巨大客流将给旅游业带来看得见的实惠。但陈剑同样指出,奥运会对旅游的拉动作用也要分时间段来看,不能一味放大影响。他预计,2008年奥运会期间,境外旅游人数将增加50万至60万人。
“对中华民族来说,奥运会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标志性事件。”陈剑认为,“从这个隐性的角度说,奥运会的确意味着机遇,它将提升中国形象,吸引国外投资。”
陈剑建议投资者,奥运会对经济影响有限,不能“透支”和“捆绑”奥运经济的效用。“A股市场中的奥运板块,由于投资者盲目将奥运和‘上涨’捆绑在一起,很多股票已经虚高了,这便是透支奥运经济的典型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