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模式的成功可以用‘三低’来形容。”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从事多年副食品批发生意的樊子光对记者称,“那就是低成本、低税费、低价格。”5块钱一件的棉质衬衫,这样不可思议的价格就是义乌成功的最大杀手锏。在樊子光看来,一个低成本的市场必然促进交易量的活跃,加上当地政府着力培养保护一批有冲劲的商人,使得义乌模式非常有发展前途。但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贸易壁垒等一系列影响的综合作用下,义乌模式既有的传统优势正在不断削减,内在劣势尚未消除,义乌“三低”模式还能挺多久?
爆炒商铺推升交易成本
商铺无疑义乌模式中最值得探讨的关键词。因为,商铺是构成义乌小商品城的最基本单位。在小商品城内一个又一个9平方米左右的商铺空间中,造就了众多身价百万、千万的富豪。
“你见过5块钱一件的棉质衬衫么?”在义乌小商品城从事副食品生意的樊子光称,“可能这件衬衫的成本在50元,但在义乌,你可以只花5块钱就能买到。”
由于义乌小商品城产品丰富,价格低廉,对国内外客商形成了巨大吸引力。对上游供应商而言,若其产品能成功打入小商品城,就意味着无比庞大的潜在市场,产品甚至可以直接打入世界市场。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已经成为共享式的国际贸易平台,其具有的辐射全球的巨大销售网络,是制造商、批发商实施大规模销售策略可借助的最重要的平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勇军教授这样评价。
正是由于义乌小商品城巨大的潜在销售力,众多国内外供应商愿意向小商品城内的商户免费铺货,而当供应商的产品销售不佳,或者资金回笼困难的时候,就会出现低价倾销的现象。
“每年在100家向小商品城供货的供应商中,可能会倒掉50家;在其所销售的10件产品中,有9件可能会亏损。”樊子光称,“但只要有一件产品在小商品城成功,就能把9件产品的亏损弥补回来。在义乌小商品城内,经由这一道路成功的案例多不胜数。”
在樊子光看来,小商品城商铺的犹如一个聚宝盆,每年都吸引着难以计数的供货商和经营户涌入小商品城,你争我抢,前仆后继。
而这一“聚宝盆”效应也使得商铺的价格水涨船高。“去年最高峰的时候,我所经营的商铺的市场价格约在300万元。今年由于小商品城三期进入招商阶段,商铺市场行情跌到了250万元左右。”经营玩具生意的余天龙对记者说。
而小商品城的管理部门正在想尽办法努力降低商铺的成本。“作为小商品城的管理单位,我们必须保持市场商铺的低成本”,义乌小商品城集团办公室一王姓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举个例子来说,目前,小商品城一期商铺的市场价格约在每年20万~30万,但我们出租给商户的价格每年不到2万。”
尽管如此,商铺的价格还在不断的疯长,并对后来者形成了越来越高的门槛效应。而对众多商铺的承租人而言,围绕商铺使用权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进入小商品市场的成本越来越高。
“竞争激烈的时候,一个商铺使用权的投标权黑市价格可以高达30万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商品城的商户对记者称,“这只是投标权的价格,但这不一定能保证成功地取得商铺使用权。如果竞标失败,这些钱就相当于打了水漂。”
“现在赚钱的生意还是商铺生意。”该商户称,“虽然小商品城的管理部门严管商铺转让行为,但买卖商铺的行为还是时有发生。一些商铺的投机者,也赚了不少钱。”
供应商“供养”的日子结束了
“我们现在暂时还不缺钱。”在提到最近浙江众多中小制造企业因为原材料上涨和银根紧缩导致资金链紧张这一话题时,在义乌小商品城内从事副食品贸易的乐霖食品商行总经理陈平华对记者表示。
陈平华在义乌小商品城内从事副食品贸易已经有10余年时间。由于经商已久,已经积累了稳定的供货商和销售网络,并在小商品城内拥有了两个商铺。稳定的关系网,也让陈平华目前的生意较少受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
而同样在小商品城从事副食品贸易的樊子光表示,由于独特的运作模式,小商品城内的商户一般不缺钱。由于客源众多,义乌小商品城内的商铺很有销售力,而且经营者的信誉很高,“一般供应商会先铺货到小商品城内的商户,结款周期很灵活,很多都是在产品销售出去之后,商户再将货款付给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