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节能灯”换购三年内推广至全北京
“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把‘一元节能灯’推遍全北京”。北京市发改委委员张燕友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政府补贴九成、市民自掏腰包一成的“一元节能灯”今年将完成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的推广,明年将推至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四个城区,并在2010年到达各个远郊区县。届时,北京有望在全市居民家庭中实现“淘汰白炽灯并普及节能灯”的目标。
自6月15日启动的“一元节能灯”换购活动,截至昨天,已完成300个社区的推广,换购量超过320万只。
北京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500万只节能灯每年可节电2亿度,节约电费约1.2亿元,照此计算,只需半年就能收回5000万元的补贴成本。
■三年推广“一元节能灯”将超2000万盏
根据去年统计年鉴数据,北京市各区县户籍家庭约为473万户,如果按每个家庭补贴5只节能灯计算,全市居民家庭将更换节能灯2000余万只。事实上,在今年城四区的推广过程中,市发改委把以户籍为换购条件扩展到以有居住地房产证即可。“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政府补贴市民的‘一元节能灯’数量比2000万只还要多得多。”张燕友表示,在中央财政补贴50%的基础上,北京追加补贴40%推广“一元节能灯”是政府集中力量为市民办的一件大实事。从价格看,政府补贴后,市民只花一元钱就可以买到一盏优质节能灯,这个价格远低于同类产品的市场零售价。从电费支出看,一只10瓦节能灯,在6000小时寿命期内,比相同照度的50瓦白炽灯少耗电240度;从服务上看,企业上门更换,并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为期两年的质保承诺,市民可放心使用。
■“一元节能灯”倡导换购废旧灯管将集中处理
市发改委在“一元节能灯”推广中将全程倡导环保理念———鼓励居民在购买新节能灯时“交”出家中换下的白炽灯。市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处长杨智慧告诉记者,市民带到换购点的废旧荧光灯或直管灯将由工作人员统一回收处理,为此,政府将为每盏废旧灯管花费一元钱进行无害化处理。
宣武区大栅栏街道石头社区的杨大妈在拿着户口本来买灯前并不知道换购的细节,当她听工作人员说起提倡换购时,杨大妈说,虽然回家 工作人员向杨大妈解释说,“一元节能灯”本身的使用寿命就比普通白炽灯长,此外还有两年的保质期,能够用很长的时间,同时不节能的白炽灯收上来后将集中处理,政府还将为每处理一盏废旧灯管出资一元。杨大妈说,“一装上节能灯,我马上就把废旧灯管送过来。”
杨智慧表示a,灯管内部大多含有重金属物质,如果随意丢弃造成破碎后一旦被人口鼻吸入,可能导致多种疾病。此外,不当处理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们鼓励市民购买‘一元节能灯’时主动将废旧灯管交给换购人员,由我们统一进行有效处理,防止产生汞污染等环境污染事件。”
记者了解到,此次北京补贴推广的“一元节能灯”有500万只,预计回收处置的废旧灯管将超过200万只。除倡导市民交出手中的废旧灯管外,今年预期推广的奥运签约宾馆饭店、四城区公共服务领域等大宗用户,还将硬性规定上交废旧低效照明灯具。“我们计划在140万只灯的大宗用户中回收至少85%的废旧灯管。”
■“一元节能灯”意在培养市民节能习惯
这是本市首次以政府补贴的形式对民用节能灯具进行推广,同时也开创了节能灯销售多年来在市民层面大规模推广的先河。市发改委提供的报告显示,政府补贴推广节能灯具是践行“绿色奥运”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重点突出的一个理念,绿色奥运的核心是为奥运会提供一个优美清洁的环境。
这份报告称,节能灯的推广还是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的有效途径。使用高效照明产品,既节电又省钱,效果直观,便于宣传和普及,有助于消费者养成自觉选购节能产品的良好习惯。广大居民积极参与购买质优价廉的节能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节能灯的种种“优点”,逐步养成节能环保的习惯,改变浪费等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一个小小的节能灯就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