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虽然CPI这个数字有所好转,但是潜在的通胀的压力还是实实在在的,我想在下半年这种通货膨胀仍然是中国经济存在最大的风险。”
记者:“汇丰在上半年作中国内地的市场上是否盈利了,在整个全球市场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内地的市场对汇丰来说占多大的比重?”
屈宏斌:“汇丰前半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应该是不错的,那么汇丰对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对汇丰未来的业务发展来说,它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一个市场,如果说没有中国市场,那么对于汇丰包括对其他任何一家跨国银行,都会有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
记者:“那么中国经济呢,总体来看是好的,从长远来看也是健康发展的,那么您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您对下半年的情况怎么看?和明年年初的情况怎么看?”
屈宏斌:“从下半年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经济这个主要风险仍然在通胀,这就意味着从政策的角度来说,这种从紧的货币政策没有太多的放松空间,中国的基本因素还是好的,对于如果万一出现超调的情况下,我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财政政策,比如说加大这种政府廉租房的建设,完全可以控制这种超调的风险,所以从这个来讲,我想主要政策的主线把应该反通胀放在第一位,作为一个跨国银行来讲,我们更看重的是中国的中长期的发展前景。”
“政策是调控的手段,信心则是调控的结果”
前几天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经济频道特地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在经济运行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市场信心的建立。政策是调控的手段,信心则是调控的结果。在猜测和疑虑中揣摩中国经济的未来,并不能得出一个准确的判断。除了用国际视野来探看今天的中国经济之外,我们还搜集了一些历史性的资料,如果把今天的中国经济放在近二十年的经济时间表中进行比较的话,我们似乎能更清晰的判断出当下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
上世纪的80年代,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之下,1988-1989年,CPI增速曾一度达到18%,1988年3月,上海率先调整了280种国民经济必须商品的价格,接着各大中城市相继提价,提价率占商品总量的80%,价格平均上涨30%,最高者达到80%,尤其是家用电器、摩托车、油等化工产品。
其中,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达到18.5%,当年财政价格补贴高达319.6亿元元,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国家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严格压缩投资规模,并对重要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这些强硬的措施抑制了需求,1990年CPI增幅下降到3.1%。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认为,现在对我们国家内部来讲,应该信心更重要,实际上从股市、楼市,民众的信心角度可以看出来这一点,在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其实没有出太大问题,这种跌势不完全是反映基本层面,讲信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过热现象再次出现,引发了一轮较严重的通货膨胀,CPI也一路走高,其中1994年CPI猛增至24.1%,创下历史最高点,从1993年开始国家推出了一系列调控措施,1996年之后取得了明显效果,物价指数下降;GDP增长率仍然保持在10%左右的高位,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紧缩的货币政策调控下,CPI从1997到2002年一直保持负增长,之后经济形势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每次CPI出现变化,都是市场经济的一次周期性调整,同时调整之后又将使经济态势进入一个更合理、健康的增长区间。
其实过份的担忧和乐观,都往往是我们对于事实的把握不够准确而导致的,二季度数据出台后,国际投行和风险投资商们都给出了肯定的评价,但市场信心的问题,目前也在引起相关专家的重视。
记者:“那么除了数据指标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信心的指数,您觉得这两个哪个更重要?”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现在对我们国家内部来讲,应该来讲信心更重要,实际上从股市、楼市,民众的信心角度可以看出来这一点,在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其实没有出太大问题,其实CPI比以前几年高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股市A股从高位回落将近60%,大家知道越南出现了经济危机,美国也出现了自二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它出了这么大问题,它股市都没跌那么多,那么我们自己在整个经济环境运行没有出大问题上,股市居然跌了这么多,在我们看来,这种跌势不完全是反映基本层面,应该来讲信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
记者:“有人说88年和94年中国经济也出现过一些严重的情况,那个时候人们并没有特别悲观,最近出现了一些情况,为什么人们就悲观的人比较多?”
龚方雄:“80年代、90年代那种通胀比,大家知道那时候的通胀都是双位数,接近20%,那么现在我们的通货膨胀2月见顶的话,8.7%,仍然是单位数运行,而且现在的通货膨胀不是一个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主要是一个供给的因素和全球的因素,尤其是原油期货市场,引发的原油价格的过快上涨,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一种通胀的压力,所以这些因素实际上都不是我们经济运行本身或者结构存在着什么很大的问题所造成一个通胀,我们对这个问题不需要恐慌,我们的民意GDP的成长是18%左右,民意GDP成长18%左右,通货膨胀7%,差不多是民意GDP成长的1/3,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