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有一家开了260年的餐馆,传了八代,东西做到绝。在自己住家后院只有七间包房,从不开连锁,也不想扩张,只想把东西做好,只想传承后人,结果成为达官显贵趋之若鹜的去处。
人到中年,方才领教互联网之厉害,实在是有相识恨晚之惜,不过孔子说得好:“四十而不惑。”于不惑之年去理解虚拟产业的实在价值,应当是一件易事。
上了长江商学院,忽然把朋友圈从原先的广告圈、地产圈一举扩充至投资和IT圈。圈中人人年少才俊、举止高雅,个个多金多智、壮怀激烈。大多在30岁前后就成亿万之身,实在令我们这些传统产业人士感叹不已。
有一未婚男士,掌握一家最大互联网公司的电子商务业务,其B2C(企业直接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业务排全国第二。www.cye.com.cn我问第二要有多少交易额,他回答:100多亿。我再问:“第一呢?”“1200多亿。”
虚拟空间的交易量大到让我们难以想象。第一与第二之间差1000多亿,就是第二的成长空间。如马云所言:将来大多数普通商品交易将由互联网实现。1200亿可能也只是起点。
我从传统的房地产概念出发去理解:大概他们在做的就是商业地产,各自跑马圈地建立了不同的商城,靠进去的“人流量”和往来的“物流量”赚钱,像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而虚拟空间又大到无边无界,日流量是上千万、上亿也是可能的,正所谓“无即有”的现实体现。
虚拟经济钱景无限,那么实体经济该如何应对呢?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前些日子从日本京都回来后,说了两个中国实体经济需要借鉴的理念:“精益生产”和“家族传承”。前者容易理解,比如典型的就是丰田;后者国人误解者众。
何为“家族传承”?项兵说:在京都有一家开了260年的餐馆,传了八代,东西做到绝。www.cye.com.cn在自己住家后院只有七间包房,从不开连锁,也不想扩张,只想把东西做好,只想传承后人,结果成为达官显贵趋之若鹜的去处。
精益制造与家族传承其实是一脉相承,缺一不可。
互联网之虚可让生意大到无边,京都这家餐馆可让生意长到无限。虚实之间,无可无不可,可谓殊途同归。
项兵院长还有个很通俗的比喻,就是“憋不住”。说的是我们中国的企业所犯的通病:还没有商业模式就想圈钱,还没有做好一件事就想一百件事,还在一个地方没站住脚就想着在全国地图上插红旗。
所以中国还没有精益制造,更没有家族传承。传承就是为子孙后代考虑不要吃光分尽,就像京都那家餐馆,没有去东京、大阪开店,才有八代直至九代十代。
互联网上卖东西还在烧钱阶段,但其中实的东西越来越多;家族企业传承历史还没有开始书写,但愿大家都能憋得住,为子孙后代精益制造一些好东西、好理念。
作者为深圳市梅江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来源于2009年3月创富志杂志 王德源/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