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 刚刚从谷歌离职创办旨在帮助年轻人创业的"创新工场"的李开复正引发群体效应。
据悉,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的投资模式是这样的:由母公司投资团队搜集项目、招兵买马,打点一切,再招聘创业者,分给其项目、人马和资金,一年后更劝其脱离独自发展。李开复计划一年分离出5个公司,10年培养出500至1000位会创业的"精英"。
其实,创新工场的模式在国内并非没有先例。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牟其中的"平稳分蘖"模式,抑或是数年前由优酷总裁古永锵引入国内的"搜索基金"模式,都与"创新工场"有几分神似之处。
经典的搜索资金的操作模式是这样的:在前期,公司绝大多数的人员、财力都集中在寻找、收购或自己开发项目,在孵化出合适项目后,再转向进行项目整合及业务运营,同时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以及基金进入,通过合作投资来规避运营初期的风险,最后一步则是谋求进一步融资或并购、上市。不同于天使投资、风投以及创投的只投资不管理,搜索资金由于深度介入公司运营,可以屏蔽掉不少业务风险。
优酷的古永锵此前也是采取这个模式,通过合一网络最终孵化出优酷,只不过,古永锵在运营优酷之外,分身乏术,没有在去孵化别的项目。拥有更开阔视野和资源的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料不会重蹈此覆辙。
除此之外,与创新工场模式类似的模式也不乏其例。中国创业就业网就是个典型例子。记者获悉,中国创业就业网旗下的"青联创业孵化器",亦称"创业工场",与创新工场的名字颇为巧合。该平台由狮子基金、青联投资公司共同投资,旨在以中国创业就业网为枢纽,一网集成创业项目库、创业孵化器系统、创业行动、广告服务、青联商学院、青联培训、职业技能、招聘求职、会员卡服务等10余个项目服务模块内容,成为"创业资源集成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