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橡集团董事长陈一舟:在中国的TMT领域,未来的机会属于以下四个方向:第一个是苦哈哈的事情,三座大山不愿意干的事情;第二个就是离钱远的;第三个就是重资产公司,这个资产是指需要时间积累的资产;第四个就是把互联网和技术作为工具的企业。同时,三个方向不是未来的创业方向:第一个是群起而上的时髦的事情,例如当年的视频网站;第二个是投资人说好的;第三个就是无线互联网领域,因为移动运营商的话语权过大。
他为什么这样想:这是陈一舟版的“三不四必有”,有人说这是在放烟雾弹,迷惑对手,其实看看千橡的产品线布局就知道了——陈一舟确实在迷惑对手!
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周鸿祎:尽管中国互联网存在过度抄袭,但抄袭是大公司的专利,小公司靠抄袭是没有出路的,一定会淹没在众多的克隆者中间。因为抄袭大公司的商业模式,你一没有钱,二没有人,三没有商业资源,如果你不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你抄袭大公司没有意义。传言弄得几个公司很害怕是作为新的创业公司,你一定要把创新变成你的文化,要忍受住抄袭的诱惑。
他为什么这样想:都说周鸿祎好斗,其实他搞统一战线才是一把好手……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创业者应当有怎样的基因?我的观点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非常热爱,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千万甚至上亿用户的欢迎和支持为最重要的回报;做特别擅长的事业,可以追逐很热的商业模式,但是要意识到自己未必是为这个商业模型做最好准备的人;要坚持,因为行业低潮以后,最后生存下来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恐怕是笑到最后的人;要靠团队。领导者或者CEO非常强的驱动力或者执行力,但是技能的互补能够让这个团队更加有利。
他为什么这样想:沈南鹏的基因太独特了:投行出身,然后创业,继而涉足风投,基本把上市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摸透了,他和他的伙伴能维持红杉中国目前的高度吗?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微博):一个月以前我看了一个报告,报告说美国的科技优势渐渐在减弱,中国会成为下一个科技的领军者。这可能是因为美国有很强的危机感,所以创业要有危机感,也要创新,更要有批判性思维。
他为什么这样想:据说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最近几年逐步上升,但同时各种“山寨”产品也是层出不穷,美国应该有危机感,中国则需要批判性思维。
清科集团创始人、CEO兼总裁倪正东:对于VC行业,2011年会是什么样子?我看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爆炸式的增长,二是竞争。对VC和PE来说,现在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找不到好的项目,最痛苦的事情是我们的“美女”(项目)被兄弟抢走了。不管怎么样,这确实是我们最大的心痛。VC经常是这样,在一个桌上吃饭,桌上大家谈笑甚欢,桌外大家都在抢生意。作为投资人,现在是我们非常痛苦的时候。
他为什么这样想:2010年1~11月,中国企业共有416家上市,总融资额为913.36亿美元,占全球总融资额的55.4%。所以,倪总说的爆炸式增长和竞争,整合到一块就是“爆炸式的竞争”,这才有桌上谈笑风生、桌下真刀真枪的场景。2011,大家能淡定一点吗?
电子商务的未来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潘晓峰:说到电子商务,无论从信息的交互角度还是从交易的角度,我想每个创业者和投资人在审视创业计划的时候都不可避免会想到马云,想想他会怎么想、他会怎么看我们、他会怎么来应对我们给他带来的一些压力。
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我不觉得因为淘宝的存在别人就没有机会,反而我觉得淘宝做了一件对整个市场有益的事情,第一它帮创业公司教育了用户,我记得几年前我的家人上网买东西,通过支付宝买东西,这个过程中淘宝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现在如果上一个全球网站,不是淘宝的网站大家也很熟,知道怎么做交易,这是非常好的。
赶集网创始人兼CEO??杨浩涌(微博):我觉得创业公司早期这方面担心更多一些,我们在2005、2006年做的时候会比较担心,那时候资金也不够,但是越到后来越发现,归根结底还是你的公司能做得怎么样,最终还是看自己,自己跑得有多快,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有多深,你给用户的选择体验很好,他一定会选择你。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